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包括甘孜州和阿坝州,两州幅员面积23.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9%,但人口仅有212.64万人,平均海拔在3300米以上,是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全国全省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世界级旅游资源。以此为契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将如何推进全域旅游,打赢脱贫攻坚战?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州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
“近年来,就甘孜州而言,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带动了5万多名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开发,并依靠优美生态、山水美景挣到了更多票子、过上了更好日子。”肖友才说,据统计,甘孜贫困人口从2013年末的22.0289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3.3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17%下降到3.52%。
肖友才认为,全域旅游不仅是甘孜州脱贫攻坚实现连战连胜的重要载体,也是甘孜州接续奋斗实现决战决胜的重要力量。为此,将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整合扶贫资源,集中攻坚力量,高水平发展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景区景点、完善一批服务设施、建成一批美丽村寨、推出一批特色商品,高质量推进住房安全、基础设施、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生态“七大攻坚”任务,坚决确保今年全州12个县“摘帽”、251个贫困村退出、7161户3.1242万人脱贫,决不拖全国全省的后腿。
肖友才坦言,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也曾是基础设施滞后区,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维护稳定的最大“瓶颈”。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川西北地区的发展,省委省政府连续安排四轮交通大会战,取得了巨大成效。雅康、汶马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甘孜州已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一通、人心相通、百业皆通,强力促进了川西北地区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开放新态势,强力促进了特色农牧、清洁能源、中藏医药、民族工艺等绿色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群众有了更广的创业空间、更多的就业渠道、更稳定的经济收入,甘孜州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成效最好、民生改善最大、社会局势最稳、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肖友才表示,甘孜州将坚决肩负起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使命,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深入实施“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深入实施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草原综合治理工程;深入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全面推进以石渠、德格、甘孜、色达四县为重点的“中国最美高原湿地”建设;深入实施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