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5-04-30
1998年,江西吉安青年刘富才怀揣着报国之志投身军旅,5年军营生涯,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与过硬的作风。服役期间,他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级士官,连续立功受奖,于199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退伍后,他没有选择留在部队,而是毅然返乡,用另一种方式续写“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二十年如一日,刘富才坚守初心,在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公益服务等多个领域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雷锋精神。他被亲切地称为“身边的雷锋”,他的故事也在中央单位主题活动上展播,成为江西退役军人自主创业、服务社会的先进典型代表。
创业为民,点亮一盏盏希望之灯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2005年,刘富才回到家乡,怀着“用双手改变命运”的信念,从零开始创业。他深知农村青年和困难群体就业难、发展难的现实问题。所以在创业初期为了帮助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他创办了政府定点的免费电商培训机构,为6000余名青年、1000余名残障人士和500余户贫困家庭提供免费培训,点燃了他们心中的“自立梦”。
2018年,他组建成立了青原区非公互联网企业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带头组织党员志愿服务团队,持续深入敬老院、困难村户、留守儿童等群体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每逢年节,他都会带上米面油亲自上门;在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协调物资,为乡村防控献出力量。
在帮扶马塘村脱贫的过程中,他主动捐资捐物,与村“两委”合力打造“爱心超市”“支部共建”,推动“科技赋能”模式,调动村民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他还通过云平台帮助村民销售“井冈蜜柚”,年销售量突破百万斤,带动果农增收致富。
正如他所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我不想成为一个简单的老板,我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数字赋能,用科技服务社会治理
作为一名曾服役于通信部队的信息工程兵,刘富才对“科技强国”的命题有着天然的敏感和执着。2011年,他开始关注并深入参与鸿蒙云系统的本地化应用推广。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探索,他从一名普通创业者成长为江西鸿蒙生态服务商的核心负责人,将自己的理想投射到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中。作为目前江西鸿蒙的董事长,这一跟随就是整整13年之久的一名鸿蒙老兵,本着立足江西,服务全国。
鸿蒙云系统是由国家重点支持的自主可控数字平台,聚焦智慧党建、智慧监管、智慧社区、数字乡村等多个核心领域。据了解,作为近26年扎根中关村的科技先锋,鸿蒙公司始终以国产化、智能化、生态化为方向,在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领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刘富才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鸿蒙首云生态体验店”与“鸿蒙广告DSP”,即将覆盖江西102个县区,实现“科技进社区,服务零距离”。他所带领的团队正协助本地政府打造“数字江西”“鸿蒙数字版权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乡村振兴一张图”等示范项目,真正实现了“公益与科技结合、服务与发展并进”。
退役军人,始终是一面旗帜
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到公益领路人、科技赋能者,刘富才始终坚守着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不是生来高光,但他用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信任和尊重。他的思维里永远充满了基层群众的倾诉和求助信息,他说:“我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但我愿意尽力去做第一个听他们说话的人。”
他也积极参与本地红色文化传播,经常受邀到机关、学校、社区宣讲退役军人的初心故事,鼓励青年勇敢追梦、服务社会,要有家国情怀。他是孩子们口中的“雷锋叔叔”,是社区百姓眼中的“老党员”,更是时代大潮中坚守初心的奋斗者。
初心不改,使命如磐
从帮助一个人,到带动一群人,从办好一家企业,到服务一个地区,再到服务一个省,始终保持军人的那份担当和责任使命。刘富才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他不在意名利,却在意群众的感受;他不盲目逐利,却懂得用科技惠民;他不高谈理想,却用奋斗和信念默默证明:雷锋精神,从未走远,只是藏在你我身边。
未来,他将继续肩负“雷锋精神”的火炬,在公益的土壤中深耕,在科技的沃野中开拓,以退役军人的坚毅、共产党员的信念、科技从业者的智慧,谱写属于新时代中国退役军人的奋斗赞歌。
他是刘富才,一位真正的身边雷锋,一个公益与科技融合的探索者,一个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