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5-04-24
近日,中建八局二公司建设的榆林市小西沙棚户区改造项目接连收到四封来自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及社区的表扬信。榆林市生态环境局榆阳分局、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青山路街道执法大队)及青山路街道柳营路社区,分别从生态环境保护、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社区协同共建等维度,对项目团队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给予高度评价。这四封表扬信不仅是对项目成果的认可,更折射出建筑央企在城市更新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安全为本:筑牢施工“生命线”
“安全防护设施一应俱全,工人安全培训落实到位,施工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表扬信,直指项目团队对安全底线的坚守。
从施工现场规范围挡的规范设置,到各类安全警示标识的醒目张贴;从每日安全巡查的严格实施,到工人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项目将安全文明施工贯穿始终。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青山路街道执法大队)特别提到,团队通过定期组织安全演练与培训,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每位施工人员心中。此外,施工场地内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及时清运,既保障了作业环境的安全有序,也彰显了文明施工的精细化水平。
“安全不是口号,而是每个细节的落地。”项目安全总监表示,团队通过网格化管理将责任分解到人,确保每一项安全措施执行到位。
绿色为基:守护生态“责任线”
“工地内降尘设备齐全,定时洒水抑尘,有效抑制了扬尘污染。”榆林市生态环境局榆阳分局的表扬信中,项目团队在生态保护上的主动作为跃然纸上。
面对棚改工程常见的扬尘、噪音难题,项目多措并举:配备智能喷淋系统与雾炮设备,实现全天候动态降尘;严格划分施工时段,将噪音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并实现资源化处置。这些举措不仅有效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更被生态环境部门称赞为“优秀榜样”。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青山路街道执法大队)进一步指出,项目围挡设计既保障了施工区域的独立性,又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为广大施工单位作出了优秀示范。
“绿色施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项目书记强调,团队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将环保责任转化为可量化的施工标准。
质量为纲:打造品质“新高地”
四封表扬信不约而同地提到,项目团队“以扎实技术和严谨态度确保工程质量”。从基础施工到主体建设,每一道工序均精益求精。中咨公司指出,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最终交付的建筑结构“稳固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覆盖基础施工、主体建设等全流程,通过每日质量巡检、关键工序旁站监督,确保“零缺陷”交付。青山路街道执法大队特别提到,项目团队对潜在质量隐患“零容忍”,通过精细化管控实现了工程品质的高标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对百姓的承诺。”项目经理表示,团队始终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一处细节,力求将民生工程打造成“放心工程”。
党建为魂:架起社区“连心桥”
“积极回应居民诉求,优化施工方案,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实现‘零舆情’和谐共治。”青山路街道柳营路社区的表扬信,展现了项目团队与居民“双向奔赴”的温情。
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团队主动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早晚高峰及休息时段;建立沟通渠道,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噪音、扬尘问题;联合社区开展环境美化、节日慰问等公益活动……这些举措不仅化解了施工矛盾,更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信中提到,社区居民对项目团队的工作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纷纷夸赞。
四封表扬信共同勾勒出中建八局二公司在榆林市小西沙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的责任担当。从安全底线的坚守到绿色技术的创新,从质量管控的严苛到社区共治的温情,项目团队以扎实行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正如榆林市生态环境局所言:“这一项目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其经验表明,城市建设不仅是空间的更新,更是对安全、生态、品质与人文关怀的全面回应。未来,中建八局二公司将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在榆林市小西沙棚户区改造工程中书写“让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