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教育科研作者:德心所时间:2025-04-01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祖智慧)2025年3月29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脑科学研究支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
第二届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术研讨会场景
江苏省政协原主席、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连珍,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董奇教授,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贲国栋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陆岳新主持会议并发布《宣言》。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顾春明,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孙其华,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心理学院院长陈庆荣,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周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晓东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全省各设区市及有关县区教科研机构、学校、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师生约300余人参加会议,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万余人线上参会。
张连珍指出,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突破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视角。结合脑科学研究的新近成果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要持续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尤其是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当代”“孩子”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要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心育的工作体系。
江苏省政协原主席张连珍出席会议并讲话
吴昊表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江苏省教育厅近年来始终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环节,加强工作整体谋划,配强心育工作力量、提升心育教研水平、充实心育教学资源,全面实施“润心”关爱行动,推动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些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得到教育部领导的批示肯定。本次会议以脑科学支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提供了一个探索前沿理论、交流实践经验的平台。他强调,为推动脑科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融合、助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融合路径,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要合力推动实践创新,在相互学习中相互启发,在共同研讨中共同提高;要协商构建合作机制,校家社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出席会议并讲话
贲国栋在致辞中对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积极回应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重大战略,大力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探索,依托新组建的南师脑科学与心理健康智能支持研究院,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基础研究、测评、师资培训、咨询与科普等领域,努力为促进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陆岳新在闭幕式上发布《2025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宣言》,他提出如下倡议:一是把握阶段性特征,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体系化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化脑科学研究,科学指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三是深化积极教育,培育中小学生终身发展心理资本;四是强化大心理理念,五育融合培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根基;五是夯实教科研支撑,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六是创新数智化应用,构建精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七是规范辅导室建设,打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主阵地;八是提升全员化能力,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赛研训新模式。九是坚持全领域关注,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十是加强教联体建设,积极汇聚家庭、学校、社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共同合力。
南师大贲国栋副书记出席会议并致辞、陆岳新院长主持会议并发布《宣言》
会议安排了三场主旨报告:董奇以“遵循脑智发育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当前学生发展存在许多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未来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同时,他强调从脑科学的视角阐述了科学认识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科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大脑发育的研究,可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国民心理健康协同创新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白学军教授以“创新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耐挫心理研究”为题作主旨报告,阐述了加强对学生耐挫心理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陈庆荣以“诗歌的力量──中国古代诗歌阅读提升学生抗逆力的实验研究”为题作主旨报告,阐述了借助诗歌阅读提升学生抗逆力的可操作研究路径。
北师大原校长董奇作主旨报告
天津大学副校长白学军、南师大心理学院陈庆荣院长作主旨报告
大会邀请四位心理专家做专题报告。他们分别是: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庞红卫,主题为“强师赋能:三级培训,筑牢浙江心理健康教育根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主任席居哲教授,主题为“心理健康工作亟待突破的几个瓶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心所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夏春娣,主题为“润心行动: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南京市玄武区心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天文,主题为“中小学生心理干预综合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庞红卫、席居哲、夏春娣、王天文作专题报告
为深入探讨脑科学研究支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本次会议设置了“脑科学前沿理论”、“脑科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脑科学驱动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与突破”、“脑科学邂逅人工智能”等四个主题的平行分论坛。
周红从主题新、研讨深等方面对会议进行总结。她认为,本次学术研讨会是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之际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彰显了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气象,谋划了心理教育发展的新赛道,为探索和解决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出了新贡献。
参与研讨会的专家和一线教师纷纷表示,本次第二届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术研讨会,内容丰富、前瞻务实,极具智慧与创新性,紧紧围绕“脑科学研究支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这一鲜明主旨,展开深入探讨,成果丰硕,堪称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场学术盛宴。为进一步创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推动育人方式借助脑科学研究成果持续转型,为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也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贡献极具价值的江苏方案 。
(供稿:德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