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市地方志作者:窦予然时间:2025-03-28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祖智慧/通讯员:窦予然)3月26日下午,“南京方志大讲堂”走进南京玄武湖梁洲明朝黄册库旧址,特邀南京艺术学院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庆茂开讲“《永乐大典》与南京”。南京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有关人员,南京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市地方志学会、南京史志馆联盟成员单位代表,部分文史爱好者和市民游客参加了活动。
摄图/周文凯
《永乐大典》这部当时由2000多名博学鸿儒参与,耗时6年修成,“合古今而集大成”,凡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的旷世巨著,为何发起于南京、写定于南京,这其中有怎样的修纂背景?修成誊写的这部卷帙浩繁的“永乐正本”在南京是如何收藏和管理的?为什么嘉靖年间完成重录后“永乐正本”就下落成谜?带着这些问题孔庆茂教授一一进行解读。首先他给大家介绍了古时类书与丛书、百科全书的关系,明确作为类书代表的《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早,也是当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随后,详细讲述了《永乐大典》编修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修成后在南京的藏书地。还介绍了永乐迁都的时间点、巨著搬迁后在北京的命运沉浮,并推演了“嘉靖副本”抄录完成后“永乐正本”殉葬永陵的可能性。最后,孔教授重点解读了《永乐大典》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的特殊意义,并详细评价了这部“万书之书”保存的丰富方志史料,以及对随后数百年南京方志的影响和价值。
摄图/周文凯
活动结束后,现场还组织参观了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览和景行楼黄册历史文化展厅 摄图/周文凯
“南京方志大讲堂”是以南京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为主线开创的新型文化传播平台,作为宣传南京方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大讲堂邀请文史专家、文化名人、资深传人,采取现场访谈、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大众提供精彩的南京历史文化盛宴,用方志语言讲好南京故事,以文铸城,延续文脉,让城市散发人文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