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视窗

堵心路变贴心路 卢沟桥街道同馨在行动——以人为本精细治理 购物通道巧妙变身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5-03-14

卢沟桥街道同馨家园社区

“小芳奶奶,您快去看看吧,小门通道改造成啦!我刚才推着小孙女回来,这下方便多了,街道社区真是办了一件大实事!”家住卢沟桥街道同馨家园社区的郑女士兴奋地分享着社区的新变化。在社区委的同“馨”协力下,小门通道的“微改造”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也将曾经的“堵心路”转变成了今天的“贴心路”。

案例背景

同馨家园小区是保障房小区,居民总户数3287户,属于中大型社区。小区前期规划建设只有两个大门,居民到城乡超市购物必须绕行800多米,社区接到居民提议后协调城乡超市,出于服务便民的初衷,在超市停车场与小区院墙链接处开设小门,方便居民购物出行。2024年6月6日晚,同馨家园社区接到居民12345反映:城乡超市为了防止购物车被推进小区在小门处加的栅栏,导致居民推婴儿车无法正常通过的问题。

主要做法

精“馨”拟订行动计划

面对居民的诉求,同馨家园社区迅速响应,进行了深入分析,确立了工作目标——通过改造小门栅栏确保婴儿车顺畅通行。围绕这一目标,社区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现场实地调研、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和链接资源协调改造三个阶段。

耐“馨”开展实地调研

社区工作人员对小门进行了实地考察,记录了高峰时段婴儿车的通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傍晚时分婴儿车通行频率较高,但由于栅栏设计不合理,大多数婴儿车无法直接通过,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除少数小型推车外,大多数婴儿车都无法顺利通过小区的栅栏。家长们不得不先将孩子从车内抱出,再将车辆抬过栅栏,这一系列操作非常不便。一位居民提到,因为孩子太小不能独自站立,当她独自带孩子外出时,只能选择绕行小区西门去往城乡超市,这一路上要额外花费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更有居民回忆,之前尝试直接推婴儿车通过栅栏时,曾发生过被卡住的情况,险些导致孩子从车上跌落。这些经历凸显了栅栏设计不合理对居民日常生活的严重影响。

用“馨”寻求最优方案

基于实地调研的结果,社区迅速与城乡超市取得联系。调查得知,校区新增设小门并设置了栅栏,是为了既方便居民进出的同时,还要避免超市购物车被随意带入小区内部。了解具体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现场勘查,发现栅栏间的空隙仅为45厘米,而超市购物车宽约50厘米,普通婴儿车底部宽度约为55厘米。这意味着,若将栅栏间距扩大至适合婴儿车通行的尺寸,则无法阻止购物车进入小区,从而可能引发停车秩序混乱乃至车辆丢失的问题。这一栅栏,不仅堵挡了超市购物车,也堵住了部分居民的心。

面对这一挑战,社区积极动员智慧,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信息,特别是关注市面上多种婴儿车型号的具体尺寸,力求找到既能保障超市安全又能满足居民需求的两全之策。通过细致的数据对比分析,他们注意到婴儿车的障碍主要在于车轮底部较宽,而购物车受到阻碍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栅栏的上半部分。基于此观察,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调整栅栏的设计,即只增加栅栏底部的宽度,这样既能允许婴儿车顺畅通过,又能有效阻止购物车的不当移动。

为验证此方案的可行性,社区工作人员再次深入小东门区域,对过往的各类婴儿车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观察,并与婴儿车使用者及其他居民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广泛听取意见。最终确认,这一调整不仅能够满足婴儿车的通行需求,同时也保护了超市购物车的安全管理。

同“馨”共建美好家园

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方向,社区工作人员的信心大增。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将这一情况上报至卢沟桥街道,在街道工委和办事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利用建协调委员会的平台作用,促成了城乡超市负责人与社区之间的进一步沟通。6月13日,社区书记、治理书记与城乡超市负责人共同前往现场,深入交流栏杆改造的想法,争取到了超市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经过双方的仔细讨论和研究,超市方接受了改造提议,并承诺将在一周内完成改造工程。

不出所料,短短几天后,城乡超市便高效完成了栏杆的改造工作。改造完成后,社区工作人员亲自体验并收集了居民们的反馈。那些经常需要推婴儿车出行的居民,对新改造的购物通道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居民感慨地说:“现在终于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每次到小东门都要先下车,把孩子抱下来,再将车抬过栏杆,然后再把孩子抱上去,真是太方便了!”这番话不仅表达了居民们对改造成果的认可,也体现了社区工作的成效。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此次改造项目的成功经验。社区通过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和多方合作,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效率,还切实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提升了大家的生活质量。这次购物通道的巧妙转变,正是社区与居民共同努力,共建美好家园的真实写照。

成效启示

同馨家园社区的成功案例表明,推行以人为本精细化治理的过程中,找准解决群众问题的“小切口”至关重要,即使是看似微小的问题也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而显著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现今,社区已构建起一个便捷高效的“线上”互动平台,使居民能够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与建议,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极大地拓展了民情民意的反馈途径。居民可以通过“随手拍”功能,轻松地将社区内发生的各种事务上报给社区管理部门。一旦接到这些信息,社区会迅速响应,处理相关问题,并将处理过程及最终结果及时反馈给居民,形成了从问题发现到智能处理、再到核查结案的闭环管理体系。

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还采取了“双腿”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主动走进群众寻找并解决居民面临的问题。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基层,通过走访等方式直接听取居民的意见;另一方面,利用线上平台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整理,力求准确把握居民需求的本质与规律。

通过这样的“线上线下”双轨制,社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确保了服务的质量,真正做到将工作落实到居民的心坎里,有效降低12345投诉率,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