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视窗

“夏”笔绘就调解图 匠心奏响和谐曲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5-02-13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征程中,武汉市江夏区积极作为、勇于创新,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在化解劳动争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区域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筑牢权益“防护网”,也为推动劳动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纵横交织”织密调解网,矛盾化解“零死角”

武汉市江夏区全力打造基层调解组织“纵横网络”,让劳动争议调解触角广泛延伸。在横向层面,大力推动规上企业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截至2024年,已成功组建238家。这些调解组织配备完善,场地、制度、人员、台账齐全,成为化解企业内部矛盾的“前哨站”。在纵向方面,深入各街道、经济开发区,实现区域内所有街道(办事处、管委会)调解组织全覆盖,构建起基层调解的坚实架构。

这一纵横交错的调解网络成效显著,通过基层调解组织调解的案件数量稳步增长,许多纠纷在萌芽阶段就被化解,大大减轻了仲裁院的办案压力,也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切实感受到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真正做到矛盾化解“零死角”。

“多维创新”打造金招牌,调解模式“潮起来”

武汉市江夏区创新推出“互联网+调解”“党建+调解”“文化+调解”“法治+调解”“服务+调解”五个维度的调解模式,并与3家优质企业开展结对试点。“互联网+调解”借助线上平台,实现远程调解,提高调解效率;“党建+调解”以党建为引领,为调解工作注入红色动力;“文化+调解”融入企业特色文化,以文化人、以文促调;“法治+调解”确保调解依法依规,彰显法律权威;“服务+调解”秉持服务至上理念,为当事人提供贴心调解体验。

这些创新举措推动调解成功率大幅提升。2024年,试点企业通过特色调解模式,调解成功率超以往平均水平。特色调解模式不仅有效化解了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还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牵手同行”凝聚大合力,部门联动“解烦忧”

武汉市江夏区人社部门积极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应对劳动争议难题。与法院、工会协同推进“人社+法院+工会”诉调对接,举办法官沙龙劳动争议篇,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了案件处理能力。与总工会落实“人社+工会”裁调对接,通过联席会议深入探讨调解工作,形成良好工作机制。在“人社+法院总对总”裁协商调解工作中,双方紧密对接、充分讨论,提高裁审一致性,增强仲裁公信力。

通过部门联动,调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果。2024年,经联动机制调解成功的案件大幅增长,其中不乏一些疑难复杂案件。多部门形成的强大合力,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筑牢坚实保障。

“亮眼数据”见证新成效,调解工作“结硕果”

武汉市江夏区人社部门2024年3月成立“一站式”维权服务中心,提供劳动监察、仲裁接待咨询、法律援助、案前调解等“一站式”服务,通过“一窗受理”后台分办服务模式,实现“一站聚集”工作治理效能,全年累计接待群众2400余人,法律援助站接待790余人,为26名劳动者提供案件代理服务,成功调解案件248起。同时,还开通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平台、湖北政务网等网上仲裁服务平台,让当事人能更便捷地参与调解,线上调解案件数量逐步增加,促进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武汉市江夏区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上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931件,结案1893件,结案率高达98.03%。案前调解案件数量为1685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0.49%。亮眼的数据见证了调解工作的丰硕成果,也激励着武汉市江夏区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田晓玲 武汉市江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