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作者:时间:2024-11-13
在达州市达川区东南部的壮丽山水间,一曲明月江从麻柳镇旁伴流而过,一条蜿蜒的麻柳大道平坦宽阔,数十栋智能标准厂房鳞次栉比,正悄然书写着东部经开区“一年成形、三年成势、五年成城”的亮丽答卷。这里是中国十九冶达州生态智慧城项目的主战场,不仅连接着700多万达州人民工业强市的梦想,更承载着无数“西部铁军”战士的智慧和汗水。
百业兴盛,交通先行。作为达州市争当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前沿阵地”宏伟蓝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十九冶市政交通公司达州生态智慧城项目始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明确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安全管控措施,全面推动智能标准厂房建设安全达标、规范有序、高效可控,将中冶集团2023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称号稳稳地收入囊中。
整洁美观:现场形象“标准化”
工地路面硬化平坦整洁,安全通道、临边建房设施一应俱全,场地材料码放错落有序,房建边模上、道路边的企业标识标牌醒目规范,安全文明标语随处可见……走进智能标准厂房的施工现场,处处体现出“标准”二字。
在70天完成超过350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超级工程”后,项目党支部书记、执行经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刘冰雷又带领项目管理团队,马不停蹄地开赴总建筑面积约407250平方米的场地,开始了5个工区、27栋智能标准厂房、1座综合楼的第二场施工大会战。
“各分包单位要结合本工区的安全生产情况,围绕标准化建设、考核结果运用等环节,对班组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坚决做到三不伤害!”
每周一晚上,项目部会议室灯火通明,刘冰雷都会组织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开展安全应急知识培训,从施工现场风险源识别、应急知识、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既有集中学习公司的制度文件,又有专项分析近年来典型案例,也有沉浸式的热烈讨论,更有各班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的定期评比,对评比结果进行通报表扬或批评。通过“网格化、穿透式”的理念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项目部编制了24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工作目标,实现了总包和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全覆盖。
为了打造标准化亮点,项目部按照《中国中冶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将施工作业面划分为四个板块,以点带面,切实抓细安全生产。“行进区”设置标准化大门、封闭式围挡、实名制通道等设施设备,在迎宾大道两侧设有工具式护栏、安全文化宣传标语和彩旗;“展示区”设置整洁规范、内容详实的“九牌两图”和标准工具化安全通道,在各楼栋张贴楼层标牌和安全宣言横幅;“休息区”则是项目部配备集装箱式的移动板房,水电设施、防暑降温物资完备,为现场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工友提供遮风蔽雨的休息场所;“作业区”采用统一的移动防护围挡、反光锥、警示标识等设备作为临边防护,将现场建筑材料、构件、料具依照品种分规格堆放,并设置了明显标牌、配备防雨防尘和消防器具。
为了打造现场好形象,项目部将各分包单位的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充实队伍,对项目驻地、施工现场等场所设置的安全生产标识标牌、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语口号及时更新维护,确保作业人员着装统一规范。各个工区分工明确,做到现场整洁达标、标牌齐全、安全有序,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更促进了安全管理和标准化建设。
“我们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群,将安全管理辐射至作业班组,通过工作群下发安全指令,建立安全隐患整改清单,并纳入安全管理考核,要求对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项目安全总监黄平细致入微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安全战线默默奉献着。
通过齐抓共管、赏罚分明,达州生态智慧城项目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全员管安全的良好氛围。
精准施策:安全管理“进行时”
“安全生产,先有安全,再谈生产,项目全体人员,尤其是党员要始终将安全牢记于心,勇于担当,从自身做起,当好项目安全把关人这个角色。”
为了抓好现场绿色、节能、环保施工,刘冰雷和项目管理团队在各个点位精准施策,实时动态掌控生产进度,把安全管理渗透到项目施工的每一个角落。
土方回填期间,智能标准厂房的进出口紧挨G542国道,来往的车流量很大,给项目造成了不小的交通压力。一边需要临时占道施工,保证交通秩序;一边是紧张的工期,需要尽快完成施工。项目部没有退缩,积极沟通交警支队、属地政府等单位协助,调整施工时间,错峰施工。同时,合理安排支部党员、安全管理员、施工员等秒变“交通疏导员”,设置了潮汐式交通标志,对交叉路口、拥堵段落进行区域管控,提高车辆运转效率,最终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发现施工中清表剥离的土壤较多,为了不浪费这些宝贵的资源,他们巧妙设计,将这些看似无用的土壤收集起来,变成了宝贵的建筑材料,再生利用于麻柳大道等子项的路床填料、级配碎石等。通过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项目部成功将20%的清表土重新利用,减少了生态环保风险,还有效节约了5%的建筑材料成本。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们全面推广使用盘扣式脚手架、短肢悬挑、带工业防爆插座电箱等工具式措施以及新能源机械,使用率超90%,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有效减少了燃油消耗和排放,保护了这片山水如画的土地。
钢结构吊装时,钢结构体积大、作业面宽、塔吊高空作业多等安全风险极大,高峰期近1400名作业人员同时在现场高强度作业,时刻考验着项目施工副经理吕松鹤的紧绷神经。他每天早上八点与各战线管理人员交流重点工作,随后前往智能标准厂房的施工现场,每天超6小时“钉”守监督项目推进情况。“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好相关的排班制度,不疲劳作业、不带病作业”,在班前会上,他苦口婆心地进行安全培训交底;“要把好设备入场关、运行关,每台设备都要写明自检、周检、月检等相关信息,确保设备的作业运行安全”,在设备临边,他火眼金睛地进行安全质量巡查;“高空钢构件上要安装警示标志,并在地面配备吊装工、起重信号司索工,确保高空作业安全”,在作业现场,他事无巨细地进行安全实时督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安全管理不留死角。
为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项目部将施工爬梯改进为定型化设计,在爬梯上增加了可锁定轮子,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快捷,使得作业人员上下工作面更加安全;推行一项关键的安全措施——水平生命线,这是一种在高空作业面上临时安装的安全装置,这条生命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工人们提供了安全保障;进一步规范现场临时用电,配备三级配电箱,接电操作均由专业电工管控,确保用电更加安全。
“安全帽、安全背心只要进场就要做到人人佩戴,而且要规范佩戴。只有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才能在施工过程中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为大家生命健康筑牢安全屏障。”建设期间,项目管理团队“铁面无私”地要求进出现场的所有人。
双轮驱动:“党建+安全”“齐发力”
在明月江畔这片广袤而充满挑战的阵地上,一段关于“党建+安全”的故事正悄然上演。项目部将安全生产有效融入党建活动中,让“党建+安全”在项目一线注入红色动能,成为推动项目高质量前进的双轮驱动。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就是在安全管理中追求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体现,也是对外展现企业良好形象的途径,这都是‘党建+安全’模式的重要内容。”
项目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包括党支部书记刘冰雷在内的全部党员、项目班子成员、安全和工程部门人员均签订了《安全环保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四级分解并严格考核,划分现场党员包保区域,明确细化了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同志们,今天召开党员大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集中观看一起典型事故案例……”项目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机会,开展“党员安全讲座”“安全微电影”“学唱安全主题曲”等专题活动,并不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教育、事故专题警示教育、消防应急演练、应急大检查等活动,极大增强了全员安全生产理念,推动形成了“书记带头学、党员主动学、职工跟着学”的良好氛围。在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广和中国十九冶“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中,项目部全员积极参与“链工宝”安全答题竞赛,深化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活动主题。
“报告总指挥,标准厂房303栋一层装饰材料着火,并有一人腿部受伤,请求启动消防应急救援预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集各小组紧急集合。”项目部设立了由项目班子成员、党员组成的“安全督察队”“党员突击队”,常态化开展防火、防汛、防高处坠落等应急演练,从报警到预案启动,再到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整个演练过程逐步控制在15分钟内。他们经常顶着炎炎烈日和疾风骤雨,练就了一双双敏锐的“鹰眼”,“全天候”深入施工一线进行隐患排查,把超危大工程解决方案和应急预案视为“掌中秘籍”,真正形成了“党员带头冲锋、骨干奋起直追”的良好氛围。
在智能制造标准厂房的实施阶段,以预备党员、施工副经理刘小强为代表的QC活动小组,对基础、梁、板、柱采用等强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控制,汇编形成《提高钢筋套筒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的QC活动成果,在保证质量和进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降低成本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佳效果。2023年4月16日,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举办的2023年度冶金建设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上,项目QC活动小组摘得了一等奖的殊荣。
在抓生产的同时,项目部始终不忘央企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项目驻地麻柳镇的疫情防控、防洪抢险、运送干净水源、救火抢险等工作,全力挽回地企、居民的损失,成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次获得感谢信和锦旗,扩大了中国十九冶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认可,也为后续企地共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战鼓声声,捷报频传。截至目前,达州生态智慧城项目智能标准27栋标准厂房及1座综合楼建设完成;麻柳工业水厂、大风泵房先后完工;麻柳污水处理厂主体结构顺利完工;供水管网工程(管道、隧道)有序推进;麻柳大道(一期)工程按节点实现通车……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对于“西部铁军”战士们来说,达州生态智慧城项目助力东部经开区“成势成城”,就是一张期待日益完美答案的答卷。
安全生产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接下来,项目部将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现场”的建设理念,继续坚守安全质量底线,不断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深入探索“四新技术”的应用,以高标准美化现场形象、以活标准提升管理水平、以严标准抓牢安全生产,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后续工程标准化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标准力量”、书写“标准答卷”。(吴云霄 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