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作者:时间:2024-08-30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聚焦总结了新时代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也为青年工作改革明确了方向。
数年前,闽东海域,一座荒岛上山体爆破的惊天巨响,一场动人心魄的大战在福建霞浦徐徐拉开了帷幕,四代核电建设以惊天动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
站在解决千年能源问题的历史关口,具有历史性里程碑的挑战摆在了新时代中国核工业建设者的面前,一群年轻的核工业人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在荣誉和使命中勇毅前行,不断将伟业向前推进。在经受了无数挫折和挑战后,他们创新地走出了一条以自身改革推动事业发展,助力四代核电高质量建设的道路。
高擎改革旗帜,紧跟中心步伐——立足工程实际需要,用好青年工作重要法宝,推动青春建功
“青”字号是青年建功的重要载体,中核华兴霞浦核电项目部基层团组织每年围绕重点任务至少创建1个青年文明号,成立1支青年突击队,聚焦项目建设,以突击任务为抓手,持续建设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打造青年文明号,彰显青年风采。
2017年4月13日,中核华兴霞浦核电项目部正式成立,年轻的核工业建设者开始从祖国的大江南北聚集在此。
为克服种种难题,以稳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目标,项目部于成立伊始自发成立四代核电建设青年突击队,举行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先后由项目部总经理和常务副总经理担任队长。高峰期时青年占比约68%,近400名青年奋战一线,让突击队旗帜在四代核电工程现场高高飘扬!
经过八个月的准备,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到霞浦核电机组筏基中,霞浦核电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挑战也接踵而至。
青年突击队和“一团一品”创建工作有机结合。为推动工程中心任务完成,项目部团委发布《关于开展青年突击队创建工作与挖掘青年工作特色案例的通知》,打造青年突击队四级管理体系,以核电建设青年突击队为统领,面向年度重点任务成立“顶梁柱青年突击队”和“无‘尾’不至青年突击队”,各部门团组织成立部门重点任务突击队,对重点任务所面临的临时性工作成立突击小组,组织青年突击队员之间、团员青年之间相互较劲比拼,并从突击实践中凝练特色工作品牌。
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赋能青年发展,履行好“建功”和“育人”双重职能。建立“以先带后、以强带弱、以老带新”青年结对互学帮扶机制,以全国劳模陈晓兵在霞浦的事迹为指引,助力培养和壮大混凝土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一线先后产生多位青年劳模。
工程高速推进,恰逢疫情冲击。霞浦作为旅游热点地区,防疫形势复杂严峻反复,几次全城封控,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团组织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完成20余万人次开展志愿服务,保障近万名员工身体健康,保障工程节点顺利实现。项目部获评中核集团“金牌青年突击队”和中国核建“疫情防控先进青年集体”。
青年突击队和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有机结合。项目部选拔在青年突击队突击任务过程中的优秀青年骨干,创建“核建菁英技术保障青年团队”青年文明号和“创客空间”创新攻关载体。为解决工程遭遇的技术难题,成立“蒸汽发生器预埋件交安”“联合泵房攻坚”等多个攻关小组,全面开展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取得65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中国质量杂志社荣誉现场管理改进改进级和专业级成果、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福建省级特等奖一等奖等,青年骨干在工程建设中作表率、立新功,青年文明号被评选为中核集团青年文明号。
青年突击任务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工作有机结合。在突击过程中,团组织与党工组织协同联动、寻求资源,充分发挥青年工作载体作用,以遍布核电现场的测量工作团队,作为联动全线条力量的出发点。通过“四青”创建工作法,创建“安全点评台”、“青安岗+”党员领导干部与青安岗岗员联合安全责任区制度,建立“霞小青”青年创新工作室,开展“核安全文化进班组”宣讲、班组常态化经验反馈、安全专题管理反思会,建立数字化记录安全管理系统的HSE模块,以“实地检查查找隐患+线上平台统计分析”形式,有效排查安全隐患问题,成功创建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同时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青年岗位能手等,为四代核电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凝聚众智众慧,汇聚信心共识——完善团组织自身建设,主导打造青年工作体系,发挥组织力量
建设高峰期,项目人数激增,工程现场万人奋进。
在中核华兴公司统一部署下,各成员单位优秀人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支援霞浦核电建设,形成“好人好马干工程”的宏伟场面。
深化共青团顶层设计提供改革自发动力。为满足大工程、大批量人员的管理需要,中核华兴霞浦核电项目部团委主动深化自身建设,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形成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项目部团委委员对团内改革任务“揭榜挂帅”,成立共青团组织部门,统筹履行团委职能,分解团委业务压力,增强团委系统统筹能力,持续推动共青团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工作走深走实,助力党建青年人才梯队建设。
深入执行团务公开和扩大影响覆盖面。围绕做好“日常评分、综合考评、年度评议”的“三评合一”体系,把年度团员教育评议工作作为青年发展的重要导向,将28周岁以下青年全面纳入管理“核心圈”,面向35周岁以下青年辐射带动扩大工作面,把对青年的要求更多地彰显在年度评议结果中。针对核电项目青年发展现状,试行推出《进一步规范项目部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和完善项目部共青团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对项目部共青团干部的价值创造过程及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深入推动信息化管理促进团内民主。团组织持续关注35周岁以下青年成长发展情况,将团员花名册、活动参与率、荣誉登记、推优入党、职业发展等信息在线公布,以团务公开巩固团干部主人翁意识,激发奋斗意识。不断优化团组织和团干部构成,按程序及时对团支部委员会进行增补,敢于选拔富有热情、具有威信、具备经验的青年成为团干部,基层组织活力显著增强。
深入做好青年工作统筹“一盘棋”。每年适时调整发布《关于开展项目部共青团工作年度综合考评的通知》,开展年度星级团支部示范创建立,将对团支部的要求加入创建验收标准,打造基层组织考核平台和导向机制。先后发布《项目部共青团干部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切实提升项目部青年宣传工作质效的通知》等,将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委员、团委部门的负责人和成员等全体团干部有机融入青年工作积分考核体系,扎实建设以霞小青工作室作为生产融媒体作品的重要载体,梳理青年工作宣传管理体系,传递青年声音,源源不断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工作队伍。
信念引导青年,实现蓝图伟业——巩固开展信念教育,关心关注青年切实需要,打造一流队伍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在建设四代核电工程中,遇见了60年一遇的超强台风,80年难遇的特旱天气……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难题。
在强大施工压力之下,中核华兴霞浦核电项目部青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团结凝聚,这离不开信念教育、青年关怀,离不开为青年办实事的实效。
扎实建设学习教育体系,实现青年精神素养高质量提升。中核华兴霞浦核电项目部团组织围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必学专题,坚持“青年点读、活学”要求,发布专项方案以团员大会学、团员团课学、组织连线学、集中宣讲学、青说活动学、主题团日学、寓教于乐学的“七学”模式,积极更新丰富青年教育方案,长期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项目部团委以专题策划开展五四系列活动为契机,组织集中学习、青春建功、志愿服务、主题团日等行动,带动建功载体有效运转。每年至少组织10次以上涉及全员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清明祭英烈、反诈宣传、核科普、志愿劳动等活动,要求团支部每月1次主题团日活动,每季度组织1次寓教于乐的创新形式活动,把广大青年吸引在团组织周围。
教育引导青年人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广大青年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向同行。项目部以新员工见面会为契机开展青年表彰会,对优秀青年集体和个人代表进行表彰,为新员工树立优秀青年典型。不断丰富和完善团委会读书班制度,发布制度章程,每次会议必学重要精神、必做内部部署、必谈心得体会,让团干部骨干紧紧团结在组织身边。
发挥四代核电工程项目“人才驿站”孵化作用。项目部开展“劳模栽核苗 初心传匠心”专项工作,试点推行劳模与新员工结对,进一步深化“传帮带”作用,加快青年员工成长,在学习劳模冲锋第一线提升技能的同时,普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五小”竞赛等活动,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打造“我为青年办实事”典范工程。项目部团委结合主题教育和关心关爱青年员工的有关部署,围绕学历、业绩、知识三个维度,在青年员工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方面积极探索。项目部目前有110余人为大专学历,项目部为助力员工学历提升,与福建开放大学霞浦校区接洽,在春季班利用工作之余进修“充电”,为普通员工尤其是青年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实施学历提升计划,帮助他们提升学历和技术技能水平。不断完善“青年之家”功能,在现场办公楼休息区、茶水间等区域设立员工读书角并打造“青年之家分站”,引导青年在工作闲暇之余多学习、多交流,促进员工素质不断提升。
沿着时间前进的方向,霞浦核电工程高速推进,核能“三步走”踏下了坚实的一步。
中核青年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四代核电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啃硬骨头涉险滩,完成了无数的“不可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核青年更加斗志昂扬。
今天的他们,从四代核电的工程现场,锻炼、磨砺、成长,奔向四面八方,沿着不断改革创新的路径,走向中国核工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中核华兴核电事业部霞浦核电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