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骑行兴化“四好农村路” 品味水城风韵

来源:改革网作者:丁晨日时间:2024-08-21

       改革网讯 水天一色,农路风光旖旎。8月20日,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骑行江苏 看美丽农路”活动在兴化市举行。近300名骑行爱好者在品味水城风韵、体验水乡风情的同时,领略江苏“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江水、海水、淮水”三水在此交汇,境内水网密布、大小河湖2.4万条,河湖面积约占市域总面积的1/4,可以说是“村村环水、路路跨河”,农村公路建设的条件差、难度大、成本高。近年来,泰州交通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创建,充分发扬“三个不相信”的城市精神特质,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变劣势为优势,努力打造水路相依、林路相随、蓝绿交织的美丽泰州农路。

       农村公路是交通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属性最强。兴化位于里下河地区,水美、田美、垛美的水乡自然风光,也赋予了这里的农路独特的面貌。风景连片的“千垛美路”、生态和谐的“乌巾荡大桥”……它们都是兴化农路的缩影,也成为新时代“鱼米之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通过土地承包开发,再回聘村民打理果园,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兴化市千垛镇千岛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保全向来访媒体介绍说。他说:“近千亩的葡萄果品,大部分通过公路运输外销,旅客前来采摘也为园区带来可观的收入,去年夏天最多的一天来了45辆旅游大巴近2600余人,不少是来自无锡、苏州的老年观光团。

       依水而生,因路而兴。借力于农村公路的畅通和便捷,地处平旺湖北岸的东罗村充分挖掘“村落+垛田+果园”的特色资源内涵,致力打造集视、听、游、购、娱于一体的水乡美学旅游体验。以“垛田上的日常”为推广主线,开展体现里下河地区特色的农耕文化、乡土民俗、四时蔬果及四季风光体验等旅游活动,提升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随着东罗村旅游产品及内容的不断丰富,形成了以乡村文化体验,果园休闲农业、农家特色美食、主题特色民宿为主体的全季旅游产品体系。

       据悉,2016年以来,兴化市农村公路建设累计投资79.3亿元,新改建道路3148公里、桥梁2075座,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021公里,路网密度达1.55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三。目前,泰州已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泰美农路”品牌荣获全国交通行业政务品牌“十佳”。兴化“千垛美路”荣获全国“最具人气的路”称号,2021年入选江苏“农村公路+生态”案例优秀成果。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凌在活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批示10周年。十年来,江苏始终坚持以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着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全省“四好农村路”累计完成投资748亿元,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万公里,率先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100%,成功创建30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数量居全国前列。(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丁晨日)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