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网作者:时间:2024-06-13
近年来,泗洪县政协文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全国、省市政协关于文史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扎实开展文史资料征集编纂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广泛思想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措并举加强文史工作力量
实践证明,文史工作参与人员数量越多、范围越广,更容易有亮点、出精品。近年来,泗洪县政协发挥大团结大联合优势,积极吸纳社会各界文史爱好者成立文史研究会,会员达60余人。在近年来的文史资料编纂工作中提供文字稿件300余篇、图片资料500多张,为泗洪县政协文史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泗洪县政协志》《沧桑巨变看泗洪》《泗洪方言俗语》《泗洪史述》等史料征集中,广泛动员全县所有乡镇、部门和各级党政干部、各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全体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投稿,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文史工作的局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拓宽渠道提升文史资料征编质量
存史之要、资政之需、育人之基,是文史工作的应有之义。史料征集中,牢牢把握“三亲”原则,确保文史资料史实清楚,记述客观,全面准确。在《泗洪县非遗项目传承人记》征编期间,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采风活动,邀请省市知名学者来洪参加,通过亲身感受、近距离接触,征集到50多篇稿件和100余幅图片,多角度多维度反映了泗洪非遗的丰硕成果。《泗洪政协志》史料征集之初,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牵头,组织部分文史爱好者、老政协委员深入各乡镇和城区开展调查活动300余次,走访有关人员500多人次,征集资料稿件120多万字,图片200多幅,确保了文史资料内容更加详实丰富。
创新形式激发文史工作活力
十一届泗洪县政协以来,组织召开文史工作年度会议3场次,表彰优秀文史工作者36人,邀请省、市文化文史有关部门专家教授开展文史讲堂2期,组织文史工作座谈交流4场次,有效提升了文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积极性。2023年成立政协书画院,举办的“翰墨书同心丹青绘宏图”主题书画展,征集到书画爱好者和省内外书画家作品近100余幅,吸引6000余人参观交流,有效提升了文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县政协主动与各兄弟县区政协和河南镇平、浙江安吉、安徽宁国等外省市县政协深入开展文史交流活动10余次,互赠精品史料、互鉴经验做法,共同促进文史工作深入开展。
强化保障夯实文史工作基础
泗洪县委、县政府对政协文史工作大力支持,将文史资料印刷费列入财政预算,在《泗洪政协志》文史资料编印过程中,拨付专项经费25万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就相关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县政协坚持将文史工作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在相关专辑文史资料编纂过程中,积极汇报县委同意,抽组人员建立工作专组,文稿校对阶段组织机关干部全员参与,为高质量开展文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牢方向发挥文史资料社会功能
始终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文史工作的根本遵循,在编纂方向上努力做到紧贴发展、服务发展、助推发展。《沧桑巨变看泗洪》分为《食在泗洪》《住在泗洪》《行在泗洪》三册,旨在从不同角度挖掘整理优秀地域历史文化资料,为领导和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为相关行业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为社会各界了解、研究和投资泗洪提供资料文献。泗洪文史系列丛书分为《泗洪史述》《大美湿地》《泗洪方言俗语》,立足县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作为文史工作的突破口,为推动文化传播、推进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名片创造有利条件。
知所从来,才能明其将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文史工作作为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全面做好政协文史工作,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观的必然要求。泗洪县政协将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开创文史工作新局面。(那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