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新能源

山东能源邵寨煤业:打好组合拳 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来源:企业家日报网作者:时间:2024-05-16

黄纯是山东能源西北矿业邵寨煤业公司一名95后大学生,自2019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熟练掌握主井、副井检修的工作流程和设备原理,在工作中他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主通风机垂直风门进行了改造,并获得了西北矿业群众创新奖。

如今,像黄纯一样从职场小白成长为业务骨干的大学生还有很多。近年来,邵寨煤业公司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专门成立人才培养工作专班,从“引才、育才、用才”三个阶段,对新加入的高校毕业大学生,实行跟踪式、导师制、全流程培养,全力打出人才培养组合拳,让人才的因子活力迸发,学业务、练技能的氛围更加浓厚,青年之间同台竞技、你追我赶,相互促进的良好人才培养局面已全面形成。

(召开大学生座谈会)

人才培养,首先要有好的机制来保障。为此,该公司积极落实能源集团“31789”人才培养工程,结合公司人才队伍现状,制定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从业务素质、技能素质、管理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让青年人尽快找到符合自身定位的职业发展路径,并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个人发展意向,进行全面培养和栽培,定期考核个人成长情况,对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及时纳入青年后备干部人才库,为青年人打通个人成长的阶梯。截至目前,共有5名优秀高校毕业生通过考核纳入人才库接续培养。

打好人才组合拳,既要靠“育”,也要靠“引”。该公司还积极与各大科研院所、学院建立人才培养合作,专门制定《招才引智考核管理办法》,通过“高端人才引进+技术人才引进”模式,2023年共柔性引进2名“千人智库”高级专家教授,1名研究生,22名大学毕业生,36名大专毕业生,为公司长远发展储备了一批青年人才。

“公司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我现在已是财务管理部的一名正式员工,目前在西北矿业财务管理部学习锻炼,个人素质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作为被引进的研究生培养对象杨佳丽对未来个人的发展充满信心。

为做好对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工作,该公司还印发了《高校毕业生见习期管理实施方案》《高校毕业生轮岗见习计划》,制定了以“入职参观、岗前培训、轮岗见习、导师带徒、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培养路径,明确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措施。为发挥毕业生所学专业和特长,还为每名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做”见习培养提升计划,执行“双师带徒”制度,精心安排“技术导师”和“技能导师”,由主管层副职及以上管理人员担任老师,承担见习期间的工作辅导和业务培养。

(签订师徒协议)

“从综采到机电,再到煤炭运销中心,每一次立足新的岗位,都是一次锻炼和自我提升的机会,通过不同岗位的轮岗学习,使我的业务有了综合提升。”2023年新分大学生史博说道。

企业搭台、人尽其才。树牢用人“风向标”,做到人适其岗、人岗互促,才能更好释放青年人的潜能。在开展“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活动中,注重发挥高技术人才及技能工匠作用,担任授课老师,开展以师带徒工作,培养更多业务骨干。

(开展业务培训)

山能工匠孔超是全员大培训中的一位“最年轻”老师,90后的他从事机电维修15年来,先后完成小改小革20余项,荣获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矿井维修电工”第一名、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山能工匠、西北工匠等荣誉称号。公司专门聘请他为授课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举办绞车维修培训班,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身边同事,实现共同提升。目前,已开展业务培训8场次,培训维修工20余人。

梧高凤必至,花开蝶自来。2024年以来,邵寨煤业有5名青年到西北矿业挂职锻炼,3名业务骨干支援油坊豪矿井建设。下一步,邵寨煤业将加紧高素质人才培养,既“输血”又“造血”,不断为企业长远发展培养大量后备人才。(丁苏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