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免责激发改革创新激情
改革总有风险,如何让勇于改革创新的领导干部放下包袱,不用担心做多错多的风险?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
早在2016年,德清就出台了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办法,对“改革创新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除外),属于不可抗力导致”“无失职行为,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等6种具体情形可以减责免责。
“一方面,容错免责机制激发了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激情。另一方面,在推动改革试点中,我们又培养了干部,锤炼了干部,强化了干部的改革意识。干部的眼界、思路也获得了很大提升。”王琴英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德清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统一由县委改革办统筹,重大改革事项都是由县领导直接挂帅。
2017年,德清组建全国县域首个医疗保障办公室,实行医保、医疗、医药由一名县领导分管。“医保办的设立,提高了政策衔接、综合监管和工作推进效率,为深入推进医共体试点提供了保障。”德清县卫计局副局长陆国强介绍说,德清还整合了3家县级医院与12家卫生院,成立两个健康保健集团,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全—专科联合门诊、县镇康复联合病房,实现百姓就医“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日前,德清县因在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的明显成效获得国务院表彰。
从“股票田”到“标准地”,从“星期天工程师”到“政产学研金介用”,德清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探新路”。在德清展示馆的楼梯两侧,陈列着德清荣获的各项示范称号,记录着这座城市因改革而创造的“德清经验”。
在如今的莫干山下,拥有着“改革基因”的德清,正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不断释放着改革红利,在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