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琳:
义乌市苏溪镇探索乡村管理服务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一个健康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治理与服务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新方向,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解剖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乡村管理服务创新案例,可以从纵深的角度了解国家基层的信用体系是如何落地的。同时随着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也可以看到这一种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苏溪镇乡村管理与服务体系主要是由三个围度组成,分别是乡村生活、企业生产和片区管理。乡村生活对应的是平安苏溪指数,企业生产对应的是苏溪镇安全监测,片区管理对应的是苏溪镇网格化社会管理指数。
平安苏溪指数是从平安创建、社会治理、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而构建的指数体系,客观评价苏溪平安现状、构建出区域平安体系的晴雨表,为苏溪镇政府提供理论依据。平安苏溪指数报告依据平安苏溪指数编制并按月发布,平安苏溪指数已经成为镇政府治理的指挥棒,有力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正在走出一条社会化管理的创新之路。平安苏溪管理体系包括六个指数,分别是农产品安全指数、社会治安指数、信访稳定指数、基层自治指数、消防安全指数、企业安监指数,通过六项指数整体评价苏溪镇的安全情况。
苏溪安全生产监测是以苏溪安全生产工作报告的形式展现,通过安全生产监测评价体系综合反映苏溪镇安全生产的状况。报告在反映生产整体水平的同时,结合片区统计数据,对全镇6个片区安全生产状况分别进行考核评价,从而激励各类责任主体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工作能力。
网格化社会管理指数通过各种量化的指标综合反映苏溪镇管理状况,包括20多个指标体系,着力打造社会管理的特色品牌,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这套指数体系是依托于义乌智慧网格平台提供的考核结果,对苏溪镇各片区共67个网格的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苏溪镇通过乡村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使原来比较模糊的日常工作有了量化数据。同时,乡村管理三类指数的构建为基层社会治理活动开展提供了科学保障。此外,近两年监测的结果反映出上述三个围度的指数都出现了向好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