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崇宇:
从北京朝阳区社会服务管理看“信用管终身”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在和政务服务改革深入融合。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等8项主要任务。本人结合北京市朝阳区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实践的案例,讲一讲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
北京市朝阳区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由3大子系统16大模块构成。事前管标准,即朝阳区以城管为基础向外延伸,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11个领域制定了一套执行标准,共118大类,5117小类。将立案、处置标准、结案等整套标准录入到系统内,朝阳区3000多位网格负责人经过培训即可实现傻瓜式操作。
事中管检查。就是把任何一个案件的处理变成一种闭环式的处理流程——标准依据法律制定,执行过程依据标准执行,朝阳区监督指挥中心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
事后管处罚。任何一个操作在闭环系统里都会留下痕迹,从而形成社会事务管理大数据,根据大数据即可进行重点问题分析,同时产生排名。原则上朝阳区对排名后1/3的地区办事处和街道办事处在评优和提拔上不予考虑。
信用管终身。以朝阳区2014年发生的一场重大火灾为例,根据系统倒查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并实施责任终身制。朝阳区提出干部轨迹化管理机制,提拔、奖励前均需要查询之前的工作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