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孕育出“天府好米 稻虾藕遇”

2017-10-01 00:53:53 来源:本网专稿 

5年前,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15组30户农民以101.27亩土地经营权入股,探索注册成立了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聘请当时的农技站技术员周维松担任农业职业经理人。

黎坝村干部回忆,那一年遭遇稻飞虱灾情,周维松对症用药,不但保证了约定产量,每亩还增产50多斤,合作社社员笑逐颜开。按照协议,周维松如愿拿到了2.8万元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报酬。随着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崇州全域的快速推开,带动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综合服务的迅猛发展。


为解决“谁来经营”难题,崇州市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构建了“理事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运行机制,理事会决策“种什么”,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怎样种”,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确保农民不失利。崇州市农发局农技中心主任刘波介绍,基层探索形成的“除本按比例分红”“保底二次分红”“基本工资+超奖短赔”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了各方参与积极性,目前崇州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46个,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70%。

为解决“谁来种地”难题,崇州市主动适应农业规模经营所形成的专业化需求,开展以农业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独创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体系,已培育职业农民近万人。

为解决“谁来服务”难题,崇州市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元合作”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共营制下,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将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达到了规模化种植,再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进行统一管理,“在规模化的土地上进行稻田综合种养,效益提高很多。”在刘波看来,农业共营制好比是沃土,有了沃土才有了“稻虾藕遇•天府好米”优质大米品牌。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