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潮新闻作者:唐骏垚时间:2025-07-16
余杭安溪大桥下,水下机器人正在作业。余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7月15日,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杭州市余杭区推出首批20项城市机会场景政府“需求清单”,主动开放真实、多元的城市应用场景,为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打造“试验田”“练兵场”和“首秀台”。
近日,在余杭苕溪流域的安溪大桥下,一位特殊的“桥梁医生”悄然入水,仅用十几分钟就将桥墩水下桩基的视频、声呐图像等“健康数据”回传系统。以往这项任务由“蛙人”执行,具有危险性且数据不够精准。为此,余杭创新推出桥梁智能养护场景,由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开展试点应用,目前已在苕溪流域进行多次桥梁桩基检测应用。以后在余杭,像申昊科技这样的科技型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政府开放场景。
所谓场景,是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真实世界中的具体应用环境和实践空间。余杭正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不断涌现新的需求。“希望通过向企业开放更多政府侧场景,为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会。”余杭区发改局党委书记、局长华建林告诉记者,在前期调研中,开放更多政府侧场景是企业提出的重点需求之一,同时新技术应用也将为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加高效、精准、智慧的治理工具和方案。
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智能硬件驱动的安全物联网服务商,是余杭政府机会场景开放的受益者。该公司基于余杭实践的“城市CT解决方案”,逐步覆盖自然环境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农业安全、工业安全等垂直领域关键场景,在全国部署的终端传感设备已超12万台(套)。“我们正应用AI技术,推动风险防控从实时预警向预测研判升级。”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阮建敏非常期待更多场景的开放。
在发布政府“需求清单”的同时,余杭也发布了首批20项企业“能力清单”,覆盖低空物流、绿色能源、智慧安防、城市治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让更多政府部门、场景需求方了解余杭企业、科研院所等有哪些技术,帮助对接,从而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商业化、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