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潮头浙江 > 要闻

杭州滨江“一把手”北京研学 学到了什么?

来源:滨江发布作者:时间:2025-07-15

围绕“创新发展增动能实干争先增才能”,7月7日至11日,杭州高新区(滨江)第二期“全面深化改革”一把手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北京开班。全区各单位“一把手”齐聚燕园,通过前沿授课、专题研讨、实地研学,在深度学习中拓视野、在对标先进中找路径,为推动高新区(滨江)高质量发展蓄能充电。

聚焦前沿:在理论深研中筑牢改革“基本功”

“改革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要打破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

授课专家们结合宏观形势与微观案例,层层剖析改革难点、发展痛点:

国务院国资委专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春晓聚焦《“十五五”规划与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阐释了就业、市场、消费等多方面的政策举措,并就“十五五”规划制定的重点内容进行了逐项梳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刘建兴副所长以《“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经济合作新格局》为题,总结了“一带一路”十年成果,解读中国对美出口占比等结构性变化,阐明构建多元贸易格局的实践路径,为滨江企业“出海”突围明晰战略方向。

中关村联盟理事长宣鸿在《新质生产力与产业转型升级》课程中指出:“政府需做创新规律的遵循者”,结合北京实践解码“技术-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构建方略,强调制度供给比单纯资源投入更关键。

对标先进:在实地研学中汲取创新“源动力”

“中关村的改革魄力,值得我们对标学习。”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地教学时,学员们被其“敢为人先”的改革实践深深触动。从量子计算云平台的突破到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从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到“北京服务”品牌的打造,每一项成果都印证着“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家边看边议:“滨江要在数字经济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让‘硅谷天堂’的底色更亮。”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再现了百年改革征程。学员们纷纷表示,要从党史中汲取“敢闯敢试”的勇气,结合“六干”精神,把忠诚干、创新干的作风融入到破解滨江发展难题中,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挑重担、作示范。

学用转化:在知行合一中凝聚发展“向心力”

“培训的落脚点,是让学到的‘真经’变成滨江发展的‘实招’。”

在“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融合”专题讨论中,学员们结合滨江实际热烈交流:有的提出“从行政管理向服务赋能转型”,借鉴体育赛事运营市场化、亚运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思路,让政府回归监管服务本位;有的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建议“以产业赛道为纽带,串联企业家、科学家、工匠形成创新联盟”,破解高校科研与市场脱节、初创企业政策适配性不足等问题;还有的结合深圳、苏州经验,强调“产业发展要尊重市场规律,政府需做好生态培育而非直接规划”。这些思考,正是对“双增”大讨论中“补能力短板、破思维定势”要求的生动回应。

此次北京研修,是“双增”大讨论“学思想学专业”以学促干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学员们将带着所学所思,深入开展“走下去问需于民、走出去对标先进”,把培训成果转化为“问题清单”“改革项目清单”,以更实作风、更强能力,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打造“天堂硅谷硅谷天堂”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