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专题调硏

改革领航 党建筑基 西宁工务机械段谱写高原铁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谢海森 刘亚婷时间:2024-12-06

今年7月份,在青藏铁路格拉段江克栋至风火山站区间,两台SQS-300K型桥隧清筛机顺利通过了落成试验,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在超高海拔地区成功运用机械式桥隧清筛机进行施工作业。紧接着,兰青铁路老鸦城隧道也圆满完成了机械化清筛作业,这是青藏集团公司首次在长大隧道中实现贯通式机械化清筛施工的重大实践……多个作业现场不断传来“佳音”,西宁工务机械段正加速填补高原铁路在机械化施工技术领域的空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新动能。

西宁工务机械段现有职工干部700多人,承担了青藏集团公司管内近4000多公里的铁路线路机械化维护养护任务。面对任务重、人手少的挑战,西宁工务机械段不仅圆满完成了青藏线西格段的提质工程以及兰新客专提质达速工程,还不断引进新设备、升级换代,持续攻克技术难题,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活动,为高原铁路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营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防线,也为我国高原铁路线路及桥隧的养护施工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从何而来?西宁工务机械段党委书记苗斌表示,根源在于全体职工坚定的改革决心与不懈的创新追求,关键在于全段坚持融入中心任务服务大局,敢于走在改革前列,积极创新创效,努力实现安全经营任务目标,同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心任务迈向新高度。

敢于创新,高原铁路“焕新颜”

在青藏高原这片神秘而辽阔的土地上,一条条“钢铁巨龙”穿越崇山峻岭,连接着祖国的心脏与边陲。然而,随着铁路线路运营时间的不断累积,沿线的桥梁与隧道内线路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石砟磨碎、线路板结脏污等现象频发,不仅严重威胁着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也给青藏铁路的维护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一困境,西宁工务机械段在高原铁路机械化施工经验难以直接借鉴的情况下,勇于担当、推动创新,坚持聚焦源头化解,提高工作效率,全段一致果断决策,将设备保有量增加至目前的104台/列,先后引进了双源动力打磨车、桥隧清筛机、快速收轨车等新型大型养路机械,增加了青藏集团公司机械化维修设备的种类,大大提升了青藏高原铁路机械化作业的科技化水平,让青藏铁路全面进入了工务机械化施工时代。

新型设备的引进和使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更在保障铁路运营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4年,这六年来,西宁工务机械段的生产任务目标全部兑现,累计完成线路维修11382.63公里、道岔维修3380组、清筛大修758公里、探伤1600996.65公里、线路打磨9329.12公里、道岔打磨985组、焊接钢轨391处。与此同时,还积极拓展经营渠道,经营创收约14459万元。多项任务完成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全段人均收入稳步增长。

改革驱动,科技创新结硕果

过去,清筛一车间的冶维祥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捣固头自动对中装置故障,从而导致捣伤钢轨情况时常发生。为攻克这一难题,他带领年轻职工加班加点、反复实验,历时两年终于解决这一故障,他发明的防捣轨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防止了因拨道系统故障捣伤钢轨的情况发生,此项发明也荣获全国行业一等奖和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同时被评为“全路技术能手”和“青海省技术状元”称号。

冶维祥的故事,正是西宁工务机械段不断深化工作主线,紧扣安全生产、施工组织、作业质量、经营管理等中心工作,以深化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一个缩影。

西宁工务机械段党委坚持把党内立项攻关作为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积极组织党员骨干围绕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立项攻关,明确优质攻关成果评选及奖励标准,充分激发党员攻坚克难动力,掀起了党员学业务、比技能、提素质、做表率的建功热潮。

一方改革沃土,迎来百花竞艳。仅2023年至2024年期间,西宁工务机械段党委组织各车间党支部开展党内立项攻关23项,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两大类别,提出设备改造、工艺革新、节支降耗3个方向,一项获得青藏集团公司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两项获得青藏集团公司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二等奖。

西宁工务机械段的技术创新之路,是铁路系统深化改革的生动写照。从2019年至2024年,这六年来,西宁工务机械段坚持把改革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以技术创新为关键,积极稳妥推进集团公司“三项制度”、修程修制和维修体制改革,先后完成科研、技术革新项目14个,形成QC全面质量管理成果7项,均获得集团公司奖励。依靠自主检修模式,不断优化年修工艺,设备年修效率较之前提升了48.6%,完成率达到了100%。同时,高质量完成了179个技改项目和设备大修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且运用状态良好。

深挖潜力,激活思政新引擎

西宁工务机械段深知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党建是引领发展的旗帜,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强化思想引领,提升队伍素质,有力推动了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发展。今年,西宁工务机械段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命名为“铁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为高原铁路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树起一座标杆。

结合一线职工常年流动分散作业、思想易产生波动的实际,近年来,西宁工务机械段积极探索建立1个问题清单,抓好段、科室车间、班组3个层面工作落实,实施“一事一办、上下联动、分流转办、现场解答、信息公开”5个机制的“135”思想政治工作法,突出解决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细化明责、定责、履责的责任链条,采取“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模式,推动问题解决,让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

实践证明,“135”工作法高效解决了段内一批热点痛点问题。通过深入走访、收集民意,投入200万元全面改善职工生产生活设施,解决了职工解决住宿、通勤、救助等民生实事25件,为队伍和谐稳定奠定基础。同时,深度挖掘“135”工作法的潜在作用,在西格线提质工程、格库线扩能改造等重点施工项目中,攻克了11项技术难点;大力推广“一分钟天窗”经验,线路TQI值平均降幅达26.2%……

此外,在“135”工作法的激励作用下,西宁工务机械段党委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活动,2023年以来,12个生产车间党支部相继涌现出一批富有潜力的党建创新工作案例。如提出“职工思想三关注三必须助力车间工作稳步推进”“主题党日“1+X”激发党支部活力”等工作法,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学思用的有效结合,凝聚起确保天路安全畅通的强大合力。

当下,这些贯穿青海、西藏,并连接新疆、甘肃的高原铁路,正朝着更快速度、更高稳定性、更优质量的目标迈进,以蓬勃发展的态势,展现出一幅幅崭新的建设图景,处处跳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未来,西宁工务机械段党委将始终坚持改革促发展,融入中心抓党建这一理念不动摇,不断深化党建工作主线,全力推进工作机制、活动载体、方法手段、阵地建设、党建品牌“五大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谢海森 刘亚婷报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