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4-10-18
原毛收集、洗涤脱脂、打毛搓捻、点线织布、剪裁缝制……一幅历时数月由手工编织而成的精美藏式饰品历经层层选拔、比拼,才得以呈现在2024年那曲市第三届“乡村振兴那曲奋进”活动(以下简称“奋进活动”)生产技能比赛市级决赛上。在决赛现场,360余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比拼手工酥油茶制作、皮具制作、挖掘机操作、厨艺等11项工种,现场各个赛区一片火热,令观众大开眼界。
而这只是那曲市自2022年以来创新性开展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内容之一,第三届“奋进活动”共设文艺文化、语言文字、“小手拉大手”实践、生产技能和赛马竞技类5大板块,29项具体比赛内容,该活动不仅给广大群众提供了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涌现出一批批让人叹为观止和钦佩不已的农牧民“厨神”“织女”“神嘴”“名匠”等能人,更是成为他们奋力谱写人生华彩篇章的一个起点。
如何交出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答卷?那曲市用改革的思维创造性开展“奋进活动”,并以此为平台,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从而破解了“农牧民不愿参与、不会参与”活动的难题,为推动新时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以及农牧民乡村全面振兴做出了那曲探索。
那曲市“奋进办”李廷辉介绍,“奋进活动”通过举办一系列群众感兴趣的比赛,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推广普通话、挖掘那曲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广大农牧民增收,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和一致好评。活动开展以来,那曲市上下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将优秀获奖作品转化为县域范围内的特色产业93个,带动群众就业创业2538人、促进群众增收9334万元,累计举办奋进活动展销会794场,带动群众增收2452万元,市级决赛第一名的昂格列、鲁央、索朗尼玛等获奖群众实现增收近百万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奋进活动”作为助力那曲市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获奖的各类能人们赛后在本地乃至西藏名声大噪,不仅鼓舞农牧民奋进向上,其中更有借助政府帮扶政策的创业者,一跃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于是,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鲜活故事不断发生。
昂格列是色尼区香茂乡东布村的一名年轻小伙,在大赛汽车维修项目中荣获一等奖。获奖后,他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学习汽车维修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对待事业有了更多自信。2023年,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昂格列在那曲市滨河路圣通快修市场租下了一个门面,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修理厂。如今,修理厂生意十分红火,较技能大赛之前的“打游击”,昂格列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金饭碗”。
扎西群培在获得厨艺比拼一等奖后,很多培训机构积极与他联系,希望他能成为机构里藏餐厨艺培训的教师。受到奖杯的激励,不到一年时间,他成功考取了中式烹调师(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如今,扎西群培已经和多所培训学校达成合作,以藏餐厨艺培训教师的身份向学员授课,收入也增加了5倍之多。他说:“党和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我一定会不断学习,不辜负党的恩情。我始终坚信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依靠自己的双手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以后,我要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实现自我价值。”
连续三年举办“奋进活动”,释放的红利也会是持久且巨大的。一组数据为该活动写下生动注脚:聚焦人才振兴,累计挖掘技能人才6.4万人、培训6.8万多名群众,推荐提拔使用优秀干部417人、发展群众党员3347人。聚焦文化振兴,挖掘霍尔岗孜珠西、索县石刻、巴青皮具制作等465项特色文化资源、非遗收入达402万元,累计开展文艺文化活动2.9万场次。聚焦组织振兴,以党建引领奋进活动,动员2.4万党员干部、10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累计组建志愿服务队伍5470支、服务群众220万余人次,修订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寺规僧约1865条。聚焦生态振兴,累计开展生态保护活动1.9万次、新时代志愿服务4260余场次。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性组建“双共”奋进队,组建奋进队1329支20859人,带动农牧民增收2045万元。
不少青年农牧民在观看和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技能、用技能意识,对美好生活有了新向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在那曲市全面乡村振兴主战场,越来越多农牧民端起“技能碗”,吃上“手艺饭”,一幅美丽藏北幸福新画卷徐徐展开……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