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杨唐达 黄河 吴强时间:2024-10-15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江西省遂川县戴家埔乡,位于井冈之南、罗霄山中断,是毛泽东在1927年10月亲自取名的乡,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近年来,该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崇军人的重要论述,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尊崇军人成为新时尚。
铁血魏家村 崇军传统久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戴家埔人民紧跟共产党、毛委员翻身闹革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当年的魏家村是戴家埔乡的一个自然村,深受当地恶霸陈书勋、古汉山的迫害和压榨,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这里,领导群众闹革命,红旗在戴家埔上空飘扬,苏维埃政府办公场所就设在魏家老屋,魏家村人争先恐后地参加革命、帮助工农革命军,与部队战士亲如一家。1930年10月,苏维埃政府组织200人100多支枪,打退了陈书勋400多人的围剿。后来,反动势力对魏家村进行了疯狂报复和血腥屠杀,白匪嚎叫着:“人要换种、石头过刀、茅厕过火”。鲜血染红了河流,114户、387人的魏家村最后不足百人,47户被杀绝,整个村落沦为一片焦土。
英雄的魏家村人没有屈服。他们掩埋好逝去的亲人,擦干身上的血迹,重新拿起武器,前仆后继,只为了实现人民军队临别时殷殷嘱托。
参军披戎装 青春献国防 烽火岁月,金戈铁马。时至今日,戴家埔儿女仍留存着革命战争时期崇军尚武、保家卫国的光荣传统。
9月下旬,随着3名应征青年踏上军列奔赴军营,标志着该乡2024年度秋季征兵工作圆满完成。入伍前,乡武装部还组织召开了欢送会,勉励新兵们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当好革命老区子弟兵。“作为家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非常支持孩子的选择,希望孩子早日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立新村新兵家长张诗禄说道。
该乡动员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献身国防。近三年共送兵入伍20人,其中,还有1人为二次征召入伍的军士,为全县首例,戴家埔乡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征兵工作先进乡镇。
退伍不褪色 续写新荣光 戎装虽脱志不渝,接续奋斗耀初心。如今,全乡210名退伍军人在不同的“战场”,一样的“冲锋”。
双桥岭村陈爱华退伍后,回到家乡成立了梦园春茶业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承包茶园3000余亩,并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200余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看到乡亲们脱贫致富,我内心无比喜悦。”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陈爱华一直认为:“我是从红色故土走出来的,为乡亲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受台风“贝碧嘉”“普拉桑”等影响,辖区内木桥被冲垮、树木被折断,多处出现险情。乡党委以机关7名退役军人为核心,组建“吉先锋”队伍,参与救助服务。福龙村陈某屋后发生小型塌方,“吉先锋”队伍立即前往抢险救援,“帮大忙了,太谢谢你们了”,陈某感激地说道。
“我们还把退役军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推动他们在乡村振兴战场续写新的荣光”,乡组织员龙毅介绍道。
(供稿:吉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杨唐达 黄河 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