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地方改革

章贡区创新模式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改革网时间:2024-10-15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为破解农业生产劳动力、品种、技术、装备、服务等制约瓶颈,章贡区积极创新“三托管两委托一托底”模式,探索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试点,有效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市场化水平,覆盖全区70%的种粮面积。

推行“三托管”服务方式。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分类探索推行“全程式”管托、“租赁式”托管、“管家式”托管等三种“大托管”服务方式。全力外引内培新型种粮服务主体,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品牌打造等为一体的“大托管”服务体系。有效整治了撂荒地、防止再次撂荒,稳定了粮食生产,引进了10家龙头企业,开展全产业链惠农服务208次,累计整治并复耕撂荒地1.6万亩,增加种粮面积3.6万亩。

建立“两委托”联结机制。聚焦土地核心要素,分类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其将土地“委托”给种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以“委托”为桥梁,推动土地在农户、农业经营主体、村组之间有效流转,实现三方互通互惠互利。建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村组”固定比例分配机制,积极探索“保底收益+分红”即土地入股、农户变股东、村组变董事会的年底分红模式,让小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充分调动农户、农业经营主体、村组的积极性。针对粮食种植每季每亩给予600元补贴,育秧、农机、稻谷等给予额外补贴,约定种粮大户每年每亩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300元、农户200元。累计节本增效3368万元,农民增收1080万。

开展“托底式”科技兴农。充分发挥章贡区科技研发有利条件,着重研发育种关键技术,着力解决粮食卡脖子问题,“托底”粮食生产。引进江西红一种业、赣州市坤润农业等水稻育种龙头企业,承担种质资源保存利用、育种科研创新、良种生产加工、推广服务,已有7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26个品种通过省(区)级审定。打造了赣州市景泰科技等一批水稻科技示范基地,建立种子生产基地1万多亩,带动农户1600户,农民增收504万元。培育了江西东坚农业、赣州天森合美农业等水稻品牌生产企业,认证水稻富硒品牌8个,有机稻品牌3个。

(供稿:章贡区委改革办)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