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地方改革

江西省宁都县探索“农光互补”产业发展新模式

来源:改革网作者:温美香时间:2024-09-30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近年来,宁都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新能源发展政策机遇,成功实施“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探索走出农业产业与绿色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有效促进土地综合利用与开发,助力农民增收。

创新土地利用模式。按照“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科学开发、综合利用”设计理念,引进国家电投在石上镇5个村建成“农光互补”项目,探索推进“一光多用,一地多收”。为提高“板下种植”规模效益,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前,将分散到户的小田统一流转,形成集中大田。按照便于旋耕机、无人机、收割机等机械作业的原则,明确光伏支架建设高度、间距标准等,确保留下足够的农业生产空间。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动态监测,使光伏板随光照角度进行旋转,既提高发电量,又有利于板下作物生长,真正实现光伏产业和农业产业共同发展。

实行统一种植模式。围绕“土地增值、农民增收、环境保护”目标,由国家电投引进赣州惠和农业,对5个基地统一开展光伏种植,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一方面,推行多元化种植,采取“水稻+”轮作方式,种植水稻、油菜、红薯等农作物,做到“四季无闲田、种植不断档”。另一方面,积极推广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增产技术,并将种植基地纳入绿色防控示范区管理,大力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板下种植”农作物产量均超过正常产量的80%。

完善助村富农机制。建立助力村集体增收机制。由村委会负责光伏电站日常管护,按每年50元/亩获得管理费用,5个村年均增收村集体经济6万余元。同时,打造以“租金+就业”的农民增收渠道。由农户直接将土地流转给国家电投,按照高于市场价格的5%—10%,并实行每5年增加7%明确土地租金;优先安排基地所在村农户参与项目施工、产业管理和种植,带动群众家门口务工100余人,每人年均增收2万余元。

(供稿:宁都县委改革办 温美香)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