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9-19
本网讯 秋雨绵绵盈笑语,甘梨累累压枝弯。眼下,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庄镇曙光村小宋梨园的酥梨迎来了丰收季,连片的梨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酥梨挂满枝头,果农们在梨树下来回穿梭,忙着采摘、分拣、封箱、装车,处处洋溢着甜蜜的丰收气息。
在曙光村党总支书记刘立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种植户宋宏利家的梨园。一场秋雨刚过,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酥梨特有的香甜。一个个沉甸甸、黄澄澄的酥梨还挂着雨滴,似琥珀般惹人喜爱。
“每年的这个时节都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也是干劲最足的时候!”一大早,宋宏利就接到了60箱梨的订单,顾不上吃早饭的他一头扎进了自家的果园,忙着采摘装箱,等待统一配送。
宋宏利从树上摘下一颗个头稍大的酥梨,递到记者的手中。咬上一口,果汁瞬间充满整个口腔,润甜解燥。宋宏利告诉记者,自己种植酥梨已有40多年,经验丰富,在村里算得上种梨的行家了,种出的酥梨个大皮薄、甘甜多汁,颇受市场亲睐。“今年的酥梨长势喜人,我们家一共有7亩多梨树,每棵梨树都有40多年的树龄。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亩产能达到8000斤,按照市场上每斤1.2元的销售价格算的话,今年能挣个六七万元不成问题。”
和宋宏利一样,在曙光村小宋庄,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梨树,小小的酥梨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途径和促进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如今,梨树品种更加丰富,酥梨、秋月梨、黄金梨等品种应有尽有。”据村党总支书记刘立标介绍,近年来,随着有序扩大种植面积,不断引进优良品种,曙光村小宋梨园梨树种植面积达2400余亩,年产量达5000吨,产值超2000万元。
千亩梨园是曙光村乡村振兴的总抓手,村民依靠种植梨树发家致富。梨产业越做越大,销售是篇大文章。曙光村充分发挥合作社发展优势,确保销售渠道畅通。2020年曙光村成立泗县曙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700多亩土地,有效解决周边80余人稳定就业的问题。合作社与批发市场实现完美对接,将梨果销售到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大庄镇还出台统购统销政策,有政府兜底,梨子能卖掉、价格有保障,梨农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350万元,曙光村梨园经济正不断做大做强。
为了拓宽酥梨的销售渠道,种植户还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精细化的产品介绍、生动有趣的直播互动以及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让优质酥梨从梨园直接进入消费者的果盘。今年50多岁的宋宏利也加入了直播卖梨的大军,每天都有接不完的订单,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农人”。网络直播卖梨,不仅为种植户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推动当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树立了典范,更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不仅如此,为了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村里建立冷库,以错时售卖的方式,提升水果的产业价值,同时开辟酥梨加工车间,加工梨膏和梨膏糖,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探索高端产品发展空间。“我们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扩大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规模,实现提质增量并举,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刘立标介绍,曙光村将认真做好“梨”文章,持续做大梨基地、做强梨产业、做优梨文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力。(王宝林/文 钟子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