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健全地方特色价格监测体系 助力重点区域经济发展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9-03

本网讯 日前,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 安徽省通过健全地方特色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体系,助力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实现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市级全覆盖。

安徽省发改委在认真执行国家和省级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基础上,建立市级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积极指导各市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不断拓宽监测领域,持续优化监测指标。截至2024年7月,全省16个市已全部建立地方价格监测报告制度。

安徽省发改委为突出地域特征,新增开展了光伏玻璃、多晶硅片、锂电池、电容器、超细银粉、石灰石等30多种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监测;同时,对巢湖银鱼干、庐江麻鸭、当涂老鹅、九华黄精等70多种特色农产品,以及黑芝麻、干辣椒、花椒、黄花菜等近30种小农产品进行了监测。此外,还包括文旅、水电气等20多种生活服务类量价同步监测,设置了近200个价格监测定点单位。

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安徽省发改委充分发挥价格监测服务的作用,将价格监测的“触角”延伸至区域性重点行业及特色产业,构建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信息“网络”。例如,合肥市和芜湖市围绕汽车产业发展,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监测;滁州市围绕光伏产业发展,进行石英砂、光伏玻璃等产品的监测;黄山市和池州市则围绕旅游消费,开展主要景区旅游项目收费及人流量监测。

安徽省发改委还致力于提高地方经济特色价格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力,找准“活情况”,弄清“新因素”,研判“大趋势”,提出“好对策”。针对近年来建材、电池级碳酸锂、铜、镁、硅料、硫酸、生猪等重要商品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时预测预警,组织开展“小切口”分析,摸清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断点”,研提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通过这些措施,安徽省发改委不仅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还为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华焘 保妹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华铭)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