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伍元钦、吴枚润时间:2024-08-28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通讯员:伍元钦、吴枚润)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是近年来投入最大、受益面最广的重大民生工程。近期,为做好背街小巷工程的结算收尾工作,切实巩固工程惠民利民成效,同时进一步规范我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防范评审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北海市财政局从海城区财政局已审核定案的68个背街小巷改造结算项目中抽取了11个进行了复检,此次抽检项目涉及送审金额1,893.13万元,审定金额1,671.37万元,核减金额221.76万元,核减误差率高达11.71%。
聚焦项目评审,当好“守门员”
海城区2020年背街小巷工程投资估算43,665.32万元,市本级财政负担背街小巷项目80%资金,项目资金大,审核难度高。为提高项目竣工结算评审质效,服务好背街小巷民生工程建设,北海市财政局高度重视,统筹评审力量,细化工作部署,有序推进被抽检项目评审工作。一是严格资料审核。认真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在评审过程中发现送审的竣工资料不完善,如缺少检测报告、材料合格证等关键性资料的情况,及时要求建设单位补充相关资料,并将情况反馈海城区财政局,提出整改建议。二是严格现场踏勘。按照《北海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及内部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踏勘项目现场,认真核查竣工项目现场是否按原设计图纸施工、实际变更是否与变更签证相符、实际施工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等情况。三是严格按实评审。依据现行的评审有关政策和标准,遵循合法性、公正性、客观性的原则,对项目的内容逐项进行评审,经初审后与项目建设单位、编制单位进行数据的核对、澄清问题,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聚焦问题研讨,当好“指导员”
一是加强交流,解决疑问。对此次抽检发现存在的工程进度款超付、参建单位配合度不高、竣工资料准备性较低、海城区财政评审人员配备不足、把关不够等问题举一反三,定期到海城区财政局和相关评审人员分享市财评结算审核的经验和做法,并对结算评审过程中遇到的重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进一步加强对下业务交流指导工作。二是集思广益,科学决策。针对抽检项目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安排专人及时将相关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并撰写了《关于抽检海城区背街小巷结算项目有关情况的报告》,将具体情况报告局领导同时上局务会通报,集体研讨交流,进一步分析抽检项目存在问题和原因,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三是及时跟进,积极指导。积极指导海城区财政局完善内部评审工作,如资料报送、档案管理欠缺等问题,指导海城区财政局出台相关资料报送管理规定,并对项目的关键性资料做好存档及管理工作,确保资料完整性和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督促海城区财政局切实履行财政评审职能,加强评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财政评审机制,落实财政评审部门是作出财政评审结论和出具评审报告的主体责任,坚决纠正各类形式的财政评审外包。
聚焦工作整改,当好“监督员”
针对抽检项目存在问题,为防范评审风险,北海市财政局聚焦海城区背街小巷项目评审问题整改工作,切实督促提醒海城区财政局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机制,提升项目评审质效。一是面谈提醒,督促整改。由北海市财政局副局长罗世伟同志主持召开了海城区背街小巷项目评审有关问题座谈提醒会议,当面约谈了海城区财政局相关人员,并要求海城区财政局对背街小巷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切实优化项目结算评审质效,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二是书面通知,实时监督。将抽检发现的相关问题,以书面形式通知海城区财政局整改并抄送海城区政府,同时安排专人实时跟进,督促做好相关工作整改,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全面优化提升我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整体水平,为背街小巷民生工程建设聚力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