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赖小红时间:2024-08-09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近年来,大余县积极开展各类应急演练,立足于有效应对山地丘陵地区和极端恶劣环境下的灾情处置,按照全要素、全流程设置演练内容,采取实兵实装实战、实际指挥协调、现场实际实操、远程实景切播、单兵实况连线等方式全面检验应急处置能力。各类演练规格高、规模大、力量多、设备全、情景真,有效推动了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大余经验”。
一是以“两委三部”为依托,着力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充分发挥县安委会、减灾委和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综合协调优势,建立了防灾减灾、灾情处置、应急救援、安全监管等分工明晰、运转高效的应急响应体系。每年实战化组织“两委三部”成员单位开展应急演练20次以上,练指挥、练技能、练协同、练战法、练保障,对应急指挥体系、预案体系、力量体系和基层应急能力进行全面检验。
二是以“真兵实战”为途径,着力提升灾害处置能力。大余县始终按照实战程序和环节检验队伍能力,将灾情设“像”、环境设“真”、情景设“活”、标准设“严”,真正做到了“真训、实演、严考”。2024年以来,全县开展各类无脚本、实景式演练80余次,其中下垄钨业井下炮烟中毒事故无脚本应急演练,获得了省安委办、省减灾办的通报表扬,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进行推广。
三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着力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大余县积极推动消防救援大队和专业森林消防大队融合发展,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下大力气研究符合新形势下城市与森林防灭火工作实际的战术战法,结合“全灾种、大应急”目标要求常态化开展战例研讨、业务交流、联合演练等活动,在全县11个乡镇在现有的半专业扑火队和消防救援站所的基础上组建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2024年以来,参与抗洪抢险、山体滑坡、雨雪冰冻等灾害处置40余次,水域、山地、有限空间、“三断”等条件下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四是以“全域联动”为目标,着力提升综合保障能力。积极加强乡镇、军队、公安、卫健、企业、社会、居民等力量协调联动,构建了“自我保障、协作保障、区域保障、模块保障”的“全域联动”综合保障机制。2022年,大余县为“江西应急·2022”综合演练四个分演练场之一,在下垄钨业樟斗尾矿库开展了尾矿库坝体漫坝险情处置科目演练,此次演练共出动险情处理、应急救援、后勤保障、人员疏散队伍共计800余人,“龙吸水”排水车、履带式“吸水象”、一体式抽水泵、无人机、冲锋舟、气象环境监测、应急供电、通讯保障等特种设备40余种,全面调动了各方力量,圆满完成了演练任务。
(供稿:大余县委改革办 赖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