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地方改革

江西万安:“四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来源:改革网作者:陈通才 郭建明时间:2024-07-23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今年以来,针对基层工作出现的“小马拉大车”、工作量大等情况,万安县通过“三个倾斜”聚合力、“三项严控”减压力、“三种形式”提能力、“三个到位”增效力,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赋能增效”,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

“三个倾斜”聚合力。人员编制向基层倾斜。全力推动编制向乡镇倾斜,今年已招录20名乡镇公务员,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人,“三支一扶”招募10人,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人才引进向基层倾斜。探索“博士村长”制度,拓展“人才+产业+基地”模式,引进农业方面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次,对接项目20 多个,建立专家工作站4个,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帮扶力量向基层倾斜。按照“就近就便,相对均衡”的原则,对90个行政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360人,98个县直单位对9个城区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帮扶,推动1860余名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六个一”共建帮扶活动3200余次。

“三项严控”减压力。严控考核项目。整治考核形式主义,将乡镇场的高质量发展成效考核指标,由去年的62项调减为35项,将县直单位的高质量发展成效考核指标,由去年的37项调减为29项。严控督查审批。坚决执行督查考核报批制度,按照部门申报、县委办公室审核、县委审批的流程,研究制定年度督查考核计划,开展各类督查考核一共24项,同比减少4项。严控督导质效。对审批通过的督查考核事项,能组团的组团、可合并的合并,以联合督查检查为主,减少考核频次,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向基层反馈,精心指导帮助基层,将督导反馈的200余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推动全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三种形式”提能力。专修培训提能。聚焦提升干部专业素养,举办25期招商引资、文化旅游、基层治理等“八大专修班”培训,培训基层领导干部900余人次,夯实基层“软实力”。学习考察提能。策应“联动赣州”发展战略,常态化组织干部外出学习考察,今年组织200余名领导干部前往赣州、东莞等地学习考察30余批次,召开专题研讨座谈会20余次,形成学习考察报告30余篇,深化学习成果。结对帮带提能。建立“星火成长档案”,各乡镇场为65名乡镇年轻公务员安排65名帮带导师。并安排驻村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方式,与村(社区)干部搭配结对建立帮带关系,着力培养一批“三懂”行家里手。

“三个到位”增效力。明确事项到位。持续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出台《万安县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实施方案》,明确村民委员会履行职责事项30项、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等工作职责事项38项。专项整治到位。开展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挂牌专项整治,清理不规范挂牌、上墙制度牌501块;制定《万安县村级组织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指导目录》,取消村(社区)证明事项27项。刚性约束到位。制定“减负清单”和“落实程序”,推动应减尽减、能减必减,对违反基层减负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赋牌问责,用制度的刚性保证减负的长效性,让基层干部腾出时间抓好便民惠民工作。

(供稿:中共万安县委组织部 陈通才 郭建明)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