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7-15
本网讯 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万小店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模式,以“党建链”“自治链”“服务链”三链融合,通过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促进党心“链”民心,提升居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楼栋单元门庭内停满了电动车,白色的墙上到处贴着小广告,环境压抑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庐阳区双岗街道和煦园小区46栋单元门庭存在的问题,让居民一直头疼。
和煦园小区改造前。
要说起居民的这件“头疼事”是怎么解决的,离不开社区党委领导及居民大力支持。近年来,万小店社区建立健全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小区党组织为支点的联动机制,凝聚党员力量,共同参与小区治理。以往居民遇到事,只能到社区去求助,现在居民可以向“党建链”任意一个主体反馈。
和煦园小区46栋11楼的业主盛女士说,“当时也没想着去改造,这不是今年报道发生了不少起电动车自燃和爆炸的安全事故,引起了我们上下邻居的担忧,于是大家和小区党组织一起筹划了改造的事。”
“以往各种改造治理工作,全靠社区入户走访、强力推动,这次就很不一样,由改造发起人、牵头人来召集、组织、实施!”万小店社区党委书记谢国华谈起这次改造说道。实际上,万小店社区多年来通过不断激活“自治链”,建立健全居民骨干选拔培养机制,培养社区居民中的“能人”,为抓好小区自治,选好“带头人”。
关于这次改造,牵头人之一的王先生说,“准备要改造时,我们最初的几户热心居民想的是要能得到大家支持最好,如果没有人响应,我们就自己承担这次改造经费,为大家也就是为自己。但是,仔细想想这是大家的事,应该有商有量。”
于是,“自治链”开始转动起来,居民自发成立改造牵头工作团队。白天工作忙,他们利用晚上时间挨家挨户去征求意见;意见不统一,他们苦口婆心反复做思想工作;资金不够,他们愿意多承担一部分费用也要把事情干成。自从有了“自治链”,只要居民提出的事,都会逐步推动落实。
46栋单元门庭如今焕然一新。景观绿化、楼栋牌、公示栏、外卖存放处一应俱全,白色的瓷砖墙面悬挂着对称的精美壁画,红色的地砖如红毯一般充满了“欢迎业主回家”的仪式感。
和煦园小区改造后。
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办好大家的事情靠大家,服务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近年来,万小店社区通过建立健全社区“服务链”,组建社区“救急难”互助社等组织,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不让一户居民“掉队”。
这次单元门庭改造中,“服务链”也发挥了大作用。
在征求方案意见过程中,邻居们了解到楼栋有一户特扶家庭和一户生病困难家庭,一致同意免去他们的集资费用,由楼栋共同分担。
为了推动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居民们各展所长,各显其才,有的牺牲私人时间,去挑选景观绿植;有的亲自挑选瓷砖建材,发动家人搬运;有的负责沟通改造细节,紧跟装修进度。改造完工后,还为小区楼栋安装上了监控摄像头,建起了电动车遮雨棚,安装了集中充电桩,为居民安全快乐生活保驾护航。
正是在这些一件又一件惠民、暖民、亲民的小事中,大家亲身体会到“党建链”“自治链”“服务链”融合效应,感受新时代的美好幸福生活!(华焘 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