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刘维时间:2024-07-12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聚焦交通运输重点时段、重点场所存在的非法营运、宰客拉客等交通乱象,今年3月份以来,赣州经开区通过四个“强化”建立交通乱象联合打击整治机制,集中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改善道路行车环境,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秩序治理能力和水平。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攻坚专班机制。组织印发了《赣州经开区重点交通场站及其周边区域交通乱象联合打击整治工作方案》,并成立重点交通场站及其周边区域整治行动工作专班,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区经发局主要领导任常务组长,城管、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公安、交警等多部门分管领导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集中研究解决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和风险点及时调整策略制定预案。抽调专人组建了30人的打击整治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实行全天候三班运转,确保了“客到,执法人员到”。
强化联合执法,建立协作联动机制。一是建立分工合作机制。按照“出门一把抓、进门再分家”的工作要求,在重点交通区域安排了由交通执法、公安、交警、城管、志愿者组成了定点执法组,并不定时组建便衣暗访组在出租车乘车区开展线索摸排。二是建立专项整治协同工作机制。确定专人负责,通过协查协办、抄告抄送、转办线索等多种形式,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自今年以来,累计劝离喊客拉客人员2000余人次,整治停乱放车辆2300余次。
强化“人防+技防”,建立多层管控机制。一是加强科技执法。依托智能信息化平台以及视频卡口数据,执法人员即可掌握有违章嫌疑的需重点关注车辆和附近拉客人员动态,为实施精准打击提供有效参考并辅助指挥现场行动;二是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在查处非法营运过程中,对查处的车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处罚,对处罚结果全部上传“信用赣州”官网公开;三是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交通执法部门将收集到的经常性喊客拉客人员建立“黑名单”人员清单进行重点监管,一经查实非法客运“黑车”将车辆纳入“黑名单”,将被限制进入重点交通场站;四是增设电子抓拍设备。在新时代大道和西站东广场增设了2处电子抓拍设备,全天24小时采集交通违法信息,交警部门对设备采集的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处罚。今年以来,累计78人次(车)列入“黑名单”,6条车辆处罚结果上传“信用赣州”公开。
强化疏堵结合,建立长效宣传机制。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公交车、出租车广告宣传栏、制作横幅宣传专项整治行动标语,并制作整治行动工作展板,印制和发放“拒乘黑车,文明出行”等宣传资料,公布监督举报投诉电话,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守法”的客运市场氛围。行动以来开展集中宣传1次,出动宣传车辆6辆次,宣传人员200人次,散发宣传资料600余份;二是开展警示教育。在开展执法行动中综合分析研判违法行为原因,针对部分驾驶员找不到正规就业路径、无业可就等,联系网约车经营公司开展免费培训,并协助办理网约车经营手续,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需求,实现“黑车转正”。
下一步,赣州经开区将持续巩固交通乱象联合打击整治机制,遵循“依法行政、职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指挥、运作高效”的原则,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不断增强执法合力、提升执法质效,坚持做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护航经开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经开区经发局 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