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地方改革

今年花胜去年红 | 探寻永丰“欧公有礼”解纷密码

来源:改革网作者:张云长 黄雪璐时间:2024-07-11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礼尚往来睦安祥,李王礼让墙中墙。邻里赛过亲朋样,王李世代万年长。”这是江西省永丰县沙溪镇河下古村流传的一个“墙中墙”的民间故事,讲述的是两姓邻里之间和睦友善、礼让包容的美德。

像“墙中墙”一样,握手言和的场景在永丰随处可见。近年来,永丰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本土欧公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融入基层政法信访工作,着力打造“赣事先商量·吉事广议·欧公有礼”调解品牌,持续聚焦百姓关切,畅通民情民声联系渠道,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源头,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欧公和文化”串起邻里情

永丰沙溪镇是一代文宗欧阳修的故里,千百年来,西阳宫与河下古村交相辉映,悠长的岁月积淀散发出朴实持重的乡风文明。

近期,河下古村三户人家想把一栋70年代共建的老房子拆旧重建,但三方争执较大,达不成共识还闹出了矛盾纠纷。调解员通过拉家常、听倾诉、询问题,跟他们陈说父辈一代的友好关系,尤其是村里祖上“墙中墙”的典故,引导年轻一代传承美德,相互包容,最终达成一致,房子也顺利建起来了。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邻里团结、互助和睦、文明友爱的传统美德,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永丰县积极汲取“欧公文化”中“立身至学、为政至仁、奉亲至孝”的道德文章精神,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在乡村和县工业园区设立“赣事先商量·吉事广议·欧公有礼”调解室,将“欧公”和文化融入指导、参与家事调解全过程,教育引导群众以“和”为先、以“和”为贵,营造有事先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2024年,永丰“弘扬欧公文化 做实指导家事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入选省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红色议事厅”议出和谐景

“非常感谢网格员和调解员,有了你们的调解,事情才可以那么快顺利解决。”永丰县某小区业主陈某说道。

近日,永丰县一小区发生了一起因业主私自过度修剪小区绿化树木而引发的信访矛盾纠纷。为维护邻里和睦,社区网格员将双方约见小区“红色议事厅”,与红色调解员、责任区民警、小区业委会等共同开展调解工作,通过大家耐心释法明理,最终达成和解,矛盾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永丰县是中央苏区全红县,也是第一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该县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以“红色治理法”为基础,创新打造“红色议事厅”,组建以“四老”为主要成员的“红色调解队”,定期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活动,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同时,着力推广“永红网格·一网通办”为民服务模式,将全县划分为80个城区网格、581个农村网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警网融合”,通过“共建红色物业 共享美好家园”等活动,打造红色业主委员会,助推矛盾纠纷调处提质增效。

“一站式解纷”架通连心桥

今年五一假期,瑶田镇在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过程中,发现一起婚恋纠纷,镇“一站式”工作人员了解纠纷基本情况后立即介入,引导双方采取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争端,避免事态扩大。调解员以保障双方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情理、风俗、法律多角度对双方进行调解劝导,最终双方就婚约礼金退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这起婚恋彩礼纠纷得到了圆满的化解。

永丰县坚持“县、乡、村三级贯通”的思路,以综治中心为依托,规范建成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解纷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综合受理、接诉即办、调解为主、诉讼兜底”的实质性解纷体系,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打造了县内“欧公有礼”和县外“边际联调联防”等调解品牌。今年1-6月,全县共摸排矛盾纠纷1582起,化解1571起,化解率99.30%;信访事项办理效率提高12%,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3.6%。

“将持续发挥‘一站式’平台的作用,大力推广‘欧公有礼’调解品牌,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实实在在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永丰县政法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通联:永丰县委宣传部 张云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