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祖智慧 夏麒麟时间:2024-07-09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祖智慧/通讯员:夏麒麟) 为深⼊探寻淳安县丰富非遗项目,悠久文化历史,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莫道柴叶小,缘是遇‘观音’——非遗豆腐助银发展芳华”实践团队⾛⼊淳安县博物馆,探寻博物馆挖掘乡⼟资源、打出品牌名⽚之道,以更好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胡锦丽与国家关于脱贫决策的合照 通讯员 卓渝轩摄
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
从“湖底江”到“江上湖”,自“文献名邦”至“浙西要枢”,淳安在绿水青山的环绕下,于葱茏绿叶的掩映中,稳步走进21世纪。不论是千岛湖的旖旎,梅峰揽胜的惬意,芹川古村落的秀丽,喀斯特石林的奇异,还是汾口古镇厚重的历史,这都是淳安拥有104项非遗项目的先决条件。正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淳安。
图为宋苏凯与淳安县县史概要合照 通讯员 卓渝轩摄
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
所谓“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淳安的非遗项目——柴叶豆腐,与张九龄笔下的“丹橘”有着相似的命运。作为淳安当地的特色美食,柴叶豆腐以其营养价值、文化价值,兼之以历史意义,在当地拥有较广的消费市场。但处在新时代,自当在“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之外,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既可以荐嘉客,“莫道柴叶小,缘是遇‘观音’——非遗豆腐助银发展芳华”实践团队便携手淳安博物馆,立足于柴叶豆腐的现状及其价值,进行推广与发扬,发挥它最大的效用,而不惧其阻重深。
图为柴叶豆腐 淳安县博物馆供图
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
当“莫道柴叶小,缘是遇‘观音’——非遗豆腐助银发展芳华”实践团队走进淳安博物馆,步入序厅,便见由30多万片贝壳组成的屋顶,它代表着淳安的水,而设计成块状起伏装置的四周墙面,则代表了淳安曾经的山,现在的岛。回望历史,朱熹曾在淳安瀛山书院留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经典诗篇。诚如此言,淳安的历史底色从未退却,而随着时代的浪潮迭代,柴叶豆腐以及其它淳安非遗项目,却当踏浪前行,在创新中延续其底蕴。
图为博物馆馆长访谈合照 通讯员 武震宇摄
回看玉樽夕,归路赏前忘
正是在这次淳安博物馆之行中,“莫道柴叶小,缘是遇‘观音’——非遗豆腐助银发展芳华”实践团队通过和博物馆馆长(文化广电局文化科)的访谈,了解了淳安非遗项目的现状。馆长以其自身在非遗传承上的经验给予我们帮助与支持。并且,2023年2月淳安县两会也发布《关于推动淳安县乡村博物馆建设的建议》,强调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正是在了解了柴叶豆腐及其余非遗项目现状与国家政策的前提下,“莫道柴叶小,缘是遇‘观音’——非遗豆腐助银发展芳华”实践团队展开了对淳安各处文化馆、博物馆、企业的参访以及和相关领导层的重要访谈。在馆长等人的帮助以及国家政策的帮扶下,柴叶豆腐项目将于淳安千年人文风雅中接续前行,在千岛一湖家国情深里稳步航行。
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骏谈道,探寻中国传统非遗项目,用外语讲好中国非遗故事与发展故事,是当代大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