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6-28
本网讯 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按照“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建设工程要求,着力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体系,督促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力支持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施其武表示,在科技金融方面,安徽省创新推出初创信用贷、贷投批量联动、成长接力贷、集成电路共保体等科技金融新模式,形成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体系。全力实施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六大行动”,探索出“财政资金+开发性金融+专业化公司”支持大科学装置建设的突破性做法。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常态化融资对接,推动全省科技贷款三年翻两番,贷款余额接近7000亿元,全省2万多家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覆盖率从30%提高到70%左右。
绿色金融方面,安徽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体系,指导银行机构初步建成专项机制、专业流程、专岗人员等“六专”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等多种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大力支持长江大保护、清洁能源、乡村振兴等绿色重点项目建设。近三年,全省绿色信贷规模连续跨越9个千亿级台阶、达1.11万亿元。一季度末,全省银行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余额268亿元,同比增长超50%;新能源汽车保险、生态农业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提供风险保障2.6万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全省开展首届“普惠金融推进月” “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等活动,推动普惠小微信贷保量、稳价、优结构。截至5月末,全省小微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3.24万亿元、1.26万亿元,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1.15万户,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强化“三农”金融供给,搭建“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项目“名单制”金融服务机制等,目前,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8万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近1400亿元,为全省23万多头肉牛提供了保险风险保障。
养老金融方面,安徽省初步构建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信托、商业养老保险协同发展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截至5月末,全省银行保险机构在售养老金融产品510款,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169万,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为全省317万人次老龄人口提供意外、健康等风险保障3.25万亿元。同时,持续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为278家涉老企业提供信贷支持78亿元,为121家养老服务企业提供责任风险保障26亿元。
数字金融方面,大力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金融服务水平,为个人客户提供贴近生活的场景化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价廉的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对老年、残障等特殊群体加强大字版、语音版等应用推广,推动消除数字鸿沟。借助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大数据建模实现优质客户自动推荐、贷款自动化审批等,大幅提升数字普惠和数字经济产业金融服务效率。一季度末,安徽省数字经济核心贷款投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5.13%。此外,大力防范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中的信息科技、金融数据风险,为数字金融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华焘 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