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市创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6-05

本网讯 2023年8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公示名单,合肥市以第五名成绩成功入选。5月6日,合肥市召开政策解读专题宣传活动,解读《合肥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等文件。

据介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合肥市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出台了《合肥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聚焦目标制定,拉高试点标杆。在完成工信部试点工作任务基础上,提出“5522”工作目标,即新增“数字领航”企业、全球“灯塔工厂”5户左右,推动5户试点企业上市,打造国内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智化样板项目20个,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0户左右,全面提升试点工作成效。

同时,聚焦任务推进,注重“点链面”结合,创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点”上强基础,《实施方案》提出整合打造“1+4+N”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即1个综合性平台,4类行业级平台和N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纵向与国家平台互联、横向打通试点行业研发、设计、制造、仓储等数据。《实施方案》首次将“人工智能赋能”放在关键位置,突出“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建设,为企业提供多层次AI解决方案,同时布局建设“巢湖明月”等先进算力,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实施“20+80”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专项行动,力争国家级“双跨”平台综合指标进入国内前5,优选2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链”上促转型,《实施方案》将数字化转型明确为技术改造、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核心内容,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推动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改造。聚焦“推动大企业建云建平台、中小企业用云用平台”的思路,鼓励“链主”企业系统云化并开放数据链,带动核心配套企业数据上云。遴选100个“小快轻准”软件产品,打造10个国内领先“链式”转型案例,以及一批“一区一业一样板”试点园区,并向全市其他重点行业及试点行业其他中小企业进行复制推广,实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形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合肥模式”。

“面”上建生态,《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产学研用”共建数字化标准体系,升级合肥数据要素流通平台,强化数据流通及服务,支持主导产业数据商用化,积极探索工业数据确权交易。强化数据采集、传输、使用、销毁等全周期安全管理,构建安全防护体系,增强中小企业数据管理、安全监测等能力。支持试点企业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的制度管理规范,推动数字化高质量赋能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在保障措施中,首次明确数字化金融、人才培养等内容,提升政策服务供给能力。

此外,合肥市还制定了《合肥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政策》,聚焦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不愿转等问题,既舍得“真金白银”,又注重与现行政策相衔接,增强政策的叠加效应,体现为“一简两高”。

政策条款简洁高效。《若干政策》以惠企便民为原则,从试点企业实际需求出发,重点对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给予补贴,缓解企业试点改造资金压力。政策资金直达企业比例高,试点城市资金使用中,新增政策资金直达中小企业的比例超过90%,高于财政部、工信部规定10个百分点以上;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奖补比例上限高,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奖补比例最高可达50%、奖补资金上限最高50万元,奖补比例和上限均位居试点城市第一方阵。

《若干政策》共9条,其中新增政策4条、现行政策5条,政策有效期2年,新增政策主要内容为:

鼓励数字化水平提升。按照“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原则,对试点期内完成数字化改造且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三级、四级的试点企业,分年度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40万元、50万元一次性数字化改造投入资金补贴,其中,2024年内完成改造的企业,按照最高50%给予资金补贴;2025年内完成改造的企业,按照最高40%给予资金补贴。

加快企业“链式”转型。鼓励试点行业龙头企业开放供应链产业链,引导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对入选全国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试点行业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助力数字化人才培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分类分级为试点企业提供免费数字化人才培训服务,让试点企业相关人员“人人会用、人人用好”。

开展转型成效评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果进行深度验收,科学评测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华焘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张海帝)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