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肥西:2024年一季度经济增速长三角第一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5-15

本网讯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肥西县获悉,今年以来,肥西县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268.4亿元,同比增长10.3%,在长三角33个千亿县中增速位居第一。

“汽车+光储” “链”式集聚

近年来,肥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战新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通过深入研究学习长三角的对标选手,精准选择产业赛道,聚焦“汽车+光储”,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跑出了产业升级的加速度。

依托新能源汽车和光储两个产业集群同步发力优势,肥西正在全力打造长三角新能源第一县,目前,新能源汽车方面,已涵盖整车、三电、车身、芯片、座舱、检测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体系,聚集了江汽华为、福耀玻璃、奥托立夫、招商车研、均胜安全等汽车行业顶级企业。

江淮高端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 

光伏产业方面,国内HJT领军企业华晟新能源、Topcon技术行业领先企业长信光伏、全球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都在肥西。储能方面,全球光伏异质结技术领先企业华晟新能源、全球户用储能第一企业派能科技等企业都已投产运营。

“汽车+光储”已成为肥西最核心的两大产业集群和最显著的产业标签。一季度,两大产业产值占全县比重已超过40%。

肥西还在集成电路、大健康等赛道积聚资源,落户了银牛微电子、芯合半导体、长鑫测试、艾昆玮、亿帆医药等一批全球领军企业,迈入了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行业的“高端局”。今年一季度,肥西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其中超50亿元项目3个,超百亿元项目1个。

“节点”落实力提升生产力

经济增速之争,肥西之快,快在产出。

围绕产出,肥西通过不断细化项目建设节点,严格落实项目“节点”督查机制,根据各项目具体情况,由各牵头单位根据项目特点,科学设置时间节点(如签约、开工、竣工、投产等)、责任单位、责任人、销号标准和完成时间,实现重点任务节点清单化闭环式管理。

华晟新能源是肥西百亿级光伏项目之一,也是肥西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经典案例,通过节点督办、企业专班服务、局长服务员等工作机制,该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历时150天。

长信光伏生产车间。

而另一百亿级光伏项目长信光伏,从签约到开工仅历时38天,从打下首桩到正式投产,只用了175天,一个百亿项目落户肥西并正式投产。

通过优化一系列为企服务机制,精准解决企业诉求、全力保障开工项目早竣工,投产项目早达产。目前,各类产业项目督办节点事项近400个,按期完成率超过94%。

科创驱动点亮发展“新引擎”

近两年,肥西持续加强与中科大、安医大、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等大院大所合作,落户安医大新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等一批产学研高端项目。

安徽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同时,肥西经开区建成生物医药为主题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产业园——合肥“药谷”,科大硅谷肥西园、科大先研院离岸研发中心、中科G60智慧健康研究院相继挂牌运营,安医大新型研发中心等科创平台正加快落地。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肥药谷科技产业园。

此外,肥西第九届“创智汇”双创精英挑战赛也走进了南京、杭州、上海等长三角高校,吸引更多科研人才加入肥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放眼整个长三角县域,肥西应该是高端检测资源最密集的城市。目前,均胜安全实验室、长鑫检测基地、阳光智源实验室等项目建成运营,招商车研和长信、华晟两大光伏研究中心也正在加快建设。

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肥西的各类科创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加速涌现,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能。(刘成璐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华铭 张海帝)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