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加快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4-15

本网讯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加快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极优服务、极简审批、数字赋能、制度保障”改革,全力打造公平有序、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

在国家级考核中,安徽省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工作连续多年获A级等次;知识产权保护、行政保护、“双打”等工作连续多年获优秀等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连续5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显示,安徽省市场环境指标连续2年位居全国第4。

截至2023年底,全省经营主体突破800万户,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41.07万户,同比增长19.02%,其中,新增“四新经济”经营主体49.06万户,占新增总数34.78%、同比增长25.86%。

持续优化市场准入服务,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开展建设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改革试点。支持六安市裕安区、宣城市广德市开展试点。推进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深化“个转企”登记改革,支持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探索企业跨类型变更登记。

全面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针对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企业注销等高频事项,深化市场准入、准营、退出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加强政务窗口行风建设。以行风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省一单”建设,推进全省系统实现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承诺时间、答复口径、业务系统等“六个统一”,打造高效便捷的窗口服务,全面提升经营主体的满意度。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赋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盘活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开展专利技术供需对接,通过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实现专利产业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提高专利转化效率。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

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建设集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各门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平台,打通知识产权数据“孤岛”,上线运行“知识产权江淮在线”,实现各类主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科大硅谷等建设和运行中的创新支撑作用,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出台《安徽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运行服务规范》《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管理规范》,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实施精准高效监管,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完善“一业一查”模式。省市县三级统筹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进一步拓展联合监管的覆盖面,完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优化配置监管资源,切实减少多头重复检查,持续营造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的市场监管环境。

组织开展“信用助企行”活动。聚焦信用培育、信用服务、守信激励等重点环节,开展信用建设宣传月、合规建设辅导月、信用修复帮扶月、机制建设推进月活动,深入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开展全省价格监督检查守护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重点检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天然气管网和供水企业等违规收费行为。按照三年全覆盖的既定工作目标,组织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对相关重点行业领域涉企收费情况开展交叉检查。

深入开展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行动。聚焦医药、教育、公用事业、日用消费品等重点领域,集中查处一批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服务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同时,聚焦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整体提升,省发展改革委重点抓好“健全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规范招标文件管理、优化招标投标服务机制、强化招标投标突出问题治理”等四个方面工作。着眼创建一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省财政厅重点抓好“促进政府采购领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深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季度评议、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和采购效率、推进长三角区域政府采购一体化协同发展”等四个方面工作。滁州市全面实施深化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改革,提高招标投标透明度。

下一步,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扣经营主体关心关切,切实增强政策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华焘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张海帝)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