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经开:莲花社区“心莲心” 社会救助暖民心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4-01

本网讯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莲花社区立项“心莲心”社会救助服务项目,服务辖区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类型,通过助医、助学、圆梦微心愿等“7+1”救助服务机制,给予救助对象赋权增能、个案关怀、心理建设和社会支持等救助服务。

“心莲心”社会救助项目荣获2020年度全市社会救助服务优秀案例,莲花社区管理委员也被评为2020年度全市社会救助服务优秀组织单位;2021年合肥经开区第四届社区治理优秀案例,2021年度合肥经开区社会救助服务考核优秀;2023年,依托“心莲心”社会救助项目推进莲花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揭牌,逐步深耕专项人群服务领域。

在服务过程中,莲花社区积极联动高校力量参与救助,已有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院等多所院校,近500名志愿者参与到社会救助服务中来;依托微创投项目培育孵化了3个救助微项目,1个心理专项服务队,积极拓展邻里之间的救助力量,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咨询、便民维修、日常探访等服务,探索“社区+社工+社会力量+专业力量+志愿力量”相融合的救助模式。

摸排评估群众需求实现精准救助

合肥经开区通过社区信息共享、专业社工定向沟通,完善入户沟通方案;成立评估小组(社工+志愿者+居委会社会救助专干),对需求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同时对各类特色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制定“物资+服务”的帮扶方案;持续入户调查,对家庭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目前掌握不同类别人群的需求,建立一户一案台账,收集个性化需求。根据需求评估结果,社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参与,链接资金、物资及服务回应了困难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政策救助与服务救助相结合完善救助机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社会事务部的统筹下,润生社工积极推动政策救助与服务救助相结合,让救助对象及时获取政策救助与服务救助的综合服务,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确保帮扶救助更精准、更高效、更快捷。红莲园居委会居民小诚,父亲去世,母亲一级残疾,润生社工在对他进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兜底保障的同时,润生社工组织高校志愿者,对他进行每周一次的课业辅导,解决孩子学习的问题。针对小诚的成长需求,开展参观海洋馆、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活动,持续的帮扶让这个只有母子二人的家庭,变得“人来人往”了。

柏树郢居委会居民胡叔叔,离异,患有尿毒症,和儿子两人相依为命,因财产超标2023年退保,社工第一时间上门走访调查其家庭需求,经了解,胡叔叔儿子需要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社工积极辅助其申请,同时每逢节假日,社工都会第一时间进行上门探访,现在胡叔叔和社工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

全方面资源整合促成协同救助

依托莲花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有效整合辖区多方面资源,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救助服务。将辖区内爱心资源进行分类,形成了涉及助学、助医、便民、微心愿、科普等类型的七支具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组,成立“心莲心”爱心联盟,实现了救助帮扶的社会力量持续化发挥作用。

同时,将社会事务部“心莲心”社会救助项目与企业服务部“聚力·共建”社企融合社会服务项目相结合,打造企业社会服务+救助社会服务融合的模式。一方面通过专业社工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银企对接等社企服务,同时协助企业申报政策、组织公益活动或企业品牌活动,逐步梳理出辖区内重点企业的慈善目的与需求,同时将“心莲心”社会救助项目及时针对有慈善目的与需求的企业进行发布、推介、讲解,让企业深入了解救助需求,逐步实现党建引领的企业慈善+社会救助的融合;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员工共同参与救助志愿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员工社会责任践行,培养员工社会责任意识。(何奇奇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张海帝)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