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天长市打造智创新高地

全力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提质增效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4-01

本网讯 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创新举措,致力于高端人才引进、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提升人才承载能力以及推进博士后工作升级提效,特别是在博士后“建站、入站、在站、出站”等方面打造全周期服务模式,发挥博士后招引叠加效应,助推天长打造先进制造业智创新高地。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2023年该市共招进博士后等以上高层次人才75人,其中引进博士后4人,分别进入安徽天康集团、安徽徽宁集团和安徽开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完成上级下达引进博士后人才任务的133.3%,2024年该市计划再引进5名博士后人才进站工作,为滁州市“人才赛马”机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服从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招引工作,针对企业核心产品研发工作,全力以赴把有价值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到企业,发挥人才学术研发带头作用,众多研发成果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前沿水平。”天长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高东军介绍,近年来,该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近旁苏浙沪地域优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市人才办、科技、经信等部门的协助下,多次前往中科大、南京大学、合工大和南信大等高校院所进行高层次人才招引对接,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安徽天康集团引进的博士后苏磊通过在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潜心专研和探索,撰写的科研论文,有效地解决了集团公司电气生产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相关产品的抗干扰能力。苏磊还全身心参与第一批“双创之星”产业创新团队(新型薄膜的硅基MEMS温度压力集成传感器产业创新团队)的设立工作。他积极协助科研带头人钱牧云博士完成了安工大打磨机器人的调试和安装。苏磊还将在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天康集团电气部的智能控制研发和设计工作,这是天长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一个缩影。

“引才从来都不是一引了之的事,而是要持续关注关心人才,不能引进来就万事大吉了。”高东军说,该市着力打造博士后人才“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在课题设计、进站开题、中期评估、出站结题等关键环节给予全程指导,实现博士后在站期间全周期服务。

安徽徽宁集团是一家从事电缆电器仪表制造的重点企业,该集团引进的2名博士后进站工作后,积极参与集团公司特种电缆材料研发工作,先后帮助企业解决了舰船用特种电缆辐照后断裂以及油井专业电缆耐高温、耐腐蚀性能低等问题,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产品性能,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科技成果3项,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打下了厚实基础。

安徽开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博士后张婷,进站后积极参与公司船舶涂料等化工产品工艺技术研发改进,申请发明专利1项:“船舶甲板涂层基体材料表面处理装置技术”,仅此一项为公司新增销售额300万元。

天康、徽宁、开林均属天长市铜城镇的三家重点规上企业,在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技术的大力加持下,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效益突破,2023年该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其中天康集团70多亿元、徽宁集团20多亿元、开林新材料10多亿元,约占全镇工业总产值80%以上。

截至目前,天长市建立博士后工作站20家,均建在全市30强企业内,其中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滁州市级17家,博士后人才共承担国家或省市级科研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获得专利34项,参与企业重点难点项目攻关21项,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余蓉 夏元波 金立明)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