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3-25
本网讯 “现在前往镇上、市里的路终于修好了,不再感觉咱长安村偏远了。”曾经的出行难题,如今一朝得解,3月3日上午安徽省天长市郑集镇长安村村民朱如玉平稳地坐在开往市里的城乡公交上,脸上写满了喜悦。长郑路是天长市乡村公路,它是长安村通往镇里的主要通道,也是通往市区的必经之路。长安村位于皖苏交界处,地处天长市南部岗区,原来的乡村道路依坡而建,路窄弯多,凹凸不平。去年,该道路重建项目通过人大代表票决确定,列入2023年10项民生实事项目,得到全力推进,于2023年11月建成通车。这是天长市推行人大代表票决制、办实事惠民生的一个缩影。
2023年,天长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不断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热情。
天长市人大代表走访视察千秋街道养老服务中心。
2月18日,安徽省天长市在金集镇金集社区举行了一场“家庭医生进万家,健康服务你我他”为主题的家庭医生签约活动。经工作人员推介,老人们争相与到场的家庭医生签约,开展签约服务。“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现在好了,签约后,家庭医生每隔半月都会上门给咱量血压、测血糖、指导服药和饮食,还可以随时为咱解答健康方面的问题。”83岁的金集社区居民李翠华大娘开心地说。
据了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是2023年天长市人大开展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之一。为了将这件民生实事办好抓实,去年以来,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走访,及时发现问题,精准“开方”,有针对性地精准提出改进方法和意见建议。“调研中,我们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登记居民信息不全、转诊服务不畅通、奖励资金到位不及时、专业人才缺乏等四大难题。”天长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主任李宏根表示,“针对这些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获得感以及对签约服务项目满意度的实际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人才、资金、转诊等要素保障的相关意见建议,并已全部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落实到位。”
天长市人大代表票决确定“放心家政”暖民心促就业服务项目,图为市区家政就业培训主会场之一。
问题解决了,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满意度也持续提升,纷纷用行动支持配合、积极参与该项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85个,签约服务总人数为45.85万人,签约率达74.67%。
同长安村村民朱如玉、金集社区居民李翠华大娘一样开心的群众还有很多。2月25日,家住天长市南河新村小区的退休教师徐桂林满心欢喜地说:“我居住小区的居民楼外墙瓷砖、涂料斑驳脱落、道路破损、排污管道也严重阻塞,去年市里将南河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列入了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小区改造后的5栋老楼旧貌换新颜,不仅楼栋外墙穿上新衣裳、道路平坦、下水道通畅了,而且还新建了停车位和休闲健身场,小区环境彻底变了样。”
天长市人大代表视察走访调研人大代表票决制农村四好路建设民生工程项目。
天长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现场调研视察人大代表票决制10项民生项目落实情况。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进展如何?在推进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难题?该市组织人大代表定期或随机深入农村四好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市公共停车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乡菜市场改造提升、东市区幼儿园、口袋公园建设等10项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点进行视察监督。每次现场视察中,人大代表都要在各个项目实地认真察看、详细询问,一探究竟:“这个新建幼儿园能不能在秋季学生开学的时候投入使用?”“这批6个停车场能不能缓解停车难问题?”“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么多电线,你们准备咋改造规整?”人大代表看得认真、听得仔细,详细了解项目实施情况,项目业主单位一一回答了人大代表们提出的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把连续性、跟踪式监督贯穿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的始终,确保民生实事各项目建设按期保质完成,为广大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天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友介绍,2023年市人大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出台了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意见、实施办法,形成征集与初选、审议与票决、监督与反馈“三阶段六环节”完整闭环,首次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票决产生10项民生实事项目。
城镇菜市场改造提升项目,汊涧镇三塘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后的崭新面貌。
“我们严格执行票决项目监督工作方案,组成若干监督小组,每月一调度,通过人大代表视察、专家监工、群众督工,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做好人大代表票决制‘后半篇文章’,让实事办得更好、好事做得更实。”王金友说,2024年天长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票决产生了新的10项民生实事项目,正在按计划和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戴晛天 邵永军 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