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4-03-14
山路弯弯、溪水潺潺,背山邻水、绿植盎然,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走近莱阳市谭格庄镇李家沟村,处处暖风花草绿,田园瓜果香的景象,山间徜徉,步步皆景,历经400余年的洗礼和积淀,塑造了一片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莱阳市谭格庄镇李家沟村在发展过程中,找准问题关键,充分利用本土蕴藏的丰富生态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将一个本是无人知晓的穷山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生动诠释了“无中生有”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实践运用。
几年前,李家沟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是个地地道道的“穷山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彻底拔掉穷根,村“两委”一班人想到了“无中生有”的新法子,在这穷山沟里搞特色旅游。
可是,在山沟里的李家沟村,要资金没资金,要特产没特产,谁会来这里游玩呢?面对此种情形,村“两委”一班人在百姓的质疑声中,带着对打造乡村旅游的设想,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乡村旅游这条路,开始了他们“无中生有”的第一步,“两委”一班人带头先试水。要想发展旅游,首先要有能吸引游客的特色,他们集体凑了5万元,进行村庄整治,把村民多年不用的磨盘、碓臼、后碾安放在广场,做成体验式景观,打造村史馆、修缮枯井、建设凉亭,甚至还找到了白善井、老栗树2个传说来吸引游客,以村集体名义打造了3套民宿。村里搞旅游的消息逐渐传开,陆陆续续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游玩,为了招待好游客,节约成本,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有一个是一个,全员参与招待客人,经过一年的经营就回本盈利了。但是正当李家沟准备敞开大门迎接四面八方来客,大展身手的时候,来村里游玩的客人却开始少了起来,昔日人头攒动的村庄里逐渐沉寂了下来。这无疑是给李家沟泼了一盆冷水。
客人越来越少,班子成员愁得天天晚上睡不着。分析原因发现就是开发不系统,体验项目太少,没有特色造成的,游客来村不到2个点就玩完了,根本不在村里吃饭、住宿。找到了病根的李家沟,开始了他们的医治路。
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提高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村“两委”一班人多次商讨,单打独斗永远成不了气候,要想留住客人,就必须发展自身村庄特色。2020年,村党支部牵头,决定成立李香苑乡村旅游合作社,后来在谭格庄镇党委的牵线搭桥下,与“遇见·梧桐”餐饮公司对接,经过商讨,决定采取“村庄+公司”的模式,就这样,李家沟村和“遇见·梧桐”一拍即合,正式开启了“无中生有”第二步,联合开发资源,做大乡村旅游。在合作经营上,村集体负责提供可以开发民宿的房屋,与“遇见·梧桐”签订租赁合同,由“遇见·梧桐”团队负责民宿打造并运营“民宿住宿、餐饮招待、旅行团接待、农产品采购”。村庄除每年能获得租赁费用外,还根据运营抽取利润。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遇见·梧桐”合作以后,通过新型的运营模式,游客越来越多,在民宿工作的村民工资也不错,村集体每年会多增收10万元的收入,老百姓很高兴。
通过与“遇见·梧桐”的成功合作,让老百姓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美好前景,信心百倍的他们,第二年全部加入了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更好迎合市场和游客需求,提升特色旅游竞争力,村庄趁势开启了“无中生有”第三步,全员参与,走共同致富路子。将收益的资金和村民的入股全部拿出来,找到设计公司对村庄进行全面规划,先后投资建设了彩虹滑道、动感单车喷泉、亲子游乐园、越野车体验、休闲采摘等特色项目,李家沟还在特定节日安排吕剧、胶东大鼓等民俗节目表演。村庄特色旅游设施的建起一经传出,就吸引了许多来这里体验的游客。现在的李家沟每逢节假日接待游客达上万人,当初走掉的游客又回来了,旅游又火起来了。
如今,村子变成了景区,环境也变美丽了,村里以前的土房子,变成了农家客栈、精品民宿、农家饭店,村民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村“两委”一班人转观念、换思路,巧妙地运用“无中生有”这一计,通过办民宿、搞旅游,把一个昔日无人知、无产业、无收入的“三无村”,一步步变成了富裕村、网红村。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圆了几代李家沟人的致富梦、“出名”梦,也解了村“两委”一心为村庄谋发展的心结。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下步,李家沟村借着乡村振兴的大好东风,将积极融入谭格庄镇旅游品牌建设中,坚持“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继续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将旅游产业与生态、当地文化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振兴新景象,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发展致富的新道路。(高世凯 姜苏育 王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