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3-11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市长马军。
本网讯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集中力量拼经济,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回升向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军。
马军介绍说,近年来,蚌埠市锚定“制造强市、产业立市”第一战略,聚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持续做大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蚌埠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能源产业方面,蚌埠市成功下线我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效模组,并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W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生产线,光电转换效率20.3%,刷新世界纪录。新型显示产业方面,建成了国内首条8.5代TFT-LCD超薄玻璃基板生产线,国内率先研发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稳定量产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高强柔性盖板玻璃原片成功解决“卡脖子”难题,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传感产业方面,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列入国家集成电路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蚌埠已成为安徽省唯一拥有集成电路和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生物化工产业方面,蚌埠是全国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安徽丰原集团已掌握了从农作物秸秆制备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生物可降解餐具唯一官方供应商。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已形成了动力电池、智能传感器、车载显示、空调电磁离合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昊方机电是全球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行业最大制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占比18%。
马军说,今年两会重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蚌埠实际,梳理了商业航天、智能传感等产业发展建议。
他表示,商业航天产业,蚌埠起步较早,2019年就引入了第一家企业——九州云箭,2020年就建成了火箭发动机测试场,2023年与上海航天八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启动商业航天产业园建设,现已集聚凌空天行、星河动力、深蓝航天等一批重点企业,蚌埠制造的火箭发动机已交付市场,蚌埠产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今年将装箭测试。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军民融合协同发展不足、金融支持仍需加强等问题,所以建议在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设立国家级产业发展基金,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生动力。
智能传感器产业,蚌埠是传统的中国三大传感器生产制造基地,也是安徽省唯一拥有集成电路和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近年来,突出MEMS晶圆代工核心优势,联合驻蚌科研院所规划建设了中国传感谷,现已集聚企业一百余家,并成为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基金,并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企业国产化替代等工作出台专项政策。
作为光伏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光伏组件与建筑有机结合,对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蚌埠市已经形成了以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凯盛光伏等一批龙头企业,但光伏建筑一体化存在着行业标准尚不完善、应用推广力度不大、政策支持有待加强等问题,应当加快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的制定,建议住建部出台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构造图集等国家级标准,制定光伏建筑材料专门验收标准。同时,加强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强化光伏建筑一体化政策支持。(华宇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张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