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3-01
本网讯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纵川”,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这里山河雄列,地灵人杰。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全市上下勠力同心,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和基础雄厚的经济实力,锚定“人文胜地、智造名城”的城市定位,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的战略路径,全力建设好“大合肥”与“大黄山”唯一“双料城市”。
深化创新融合 夯实“智造名城”
一直以来,桐城市民营经济比较活跃,产业基础良好。为更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桐城市先后出台《桐城市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举措十二条》《桐城市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抢抓数字革命新机遇,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制刷制盖、塑料包装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支持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聚焦融入合肥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桐城市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新材料和医工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
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中建材太阳能新能源、中环新能源等百亿项目“接二连三”的同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加速集聚。光伏产业链上由中玻桐城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太阳能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年拆解5000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项目、年产125万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域控制器建设项目,国轩年产40GW 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联创、力翔等项目相继在桐开花结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桐城市在全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的同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智造名城”注入源头活水。2023年,桐城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桐城市坚持协同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走“科创+产业”路子,顺驰电缆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百世佳获评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微威等3家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美祥、正日电器获评省级绿色工厂,金田高新材料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023年新增15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桐城市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发展战略,实施博士服务团“奔桐”行动,2023年共联络在外博士45名,征集企业需求78项,促成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共13位桐城籍博士成功签约企业“科技副总”。依托合肥工业大学产业研发中心,桐城市积极开展“百名教授访百企,助力发展解难题”活动。
为进一步开拓高水平开放平台,桐城市持续推动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提质增效,稳步推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安庆联动创新区桐城片区建设,推进院士科创区、汽车零部件区、绿色包装试验区、新材料产业区四大功能区建设。鼓励跨区域共建共享科创平台,现已建成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5家、省级创新(服务)平台67家。
深化文旅融合 扮靓“人文胜地”
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间皆有故事。
作为“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的桐城市,拥有长达1200多年的建城史,全市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4片,已公布历史建筑206处,不可移动文物506处,89项非遗名录。2021年桐城市成功获批中国第13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桐城市又获“中国文学之乡”称号。
桐城市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历史,持续深挖资源富矿,不断擦亮桐城文化名片。
全力推进六尺巷片区恢复与修缮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桐城鲁谼方氏家族暨勺园文化陈列、桐城吴氏家族文化陈列、中华优秀礼让文化陈列三大文化展馆已对外开放;开展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整治利用,方以智故居、姚莹故居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继六尺巷、文庙、博物馆后,桐城文化又添新的打卡点……街头巷尾、公园绿地,各种雕塑、小品、墙绘再现历史记忆;元旦春节、中秋国庆,各类节庆民俗、非遗展演、赛事活动等让市民乐享文化大餐;桐城的文化软实力正逐步彰显,桐城人的文化自信亦愈发坚定。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文旅融合,方能不负“诗与远方”。近年来,桐城市大力实施“人文兴市”战略,以打造“人文胜地”为目标,融入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大黄山”为引领,坚定不移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持续加快文旅项目建设,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文旅融合打造“人文胜地”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意见》,建立市领导联系38个重点文旅项目的制度,全力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和督促指导工作。积极对接多家头部文旅企业来桐洽谈对接投资合作事宜,引进合肥衫滨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西郊公园文旅融合项目和投子山•栖旅游项目;与景域驴妈妈集团展开深度合作,启动“桐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项目(一期)——龙眠河城区段及四大历史街区改造提升项目”。
积极推动农业、交通、民宿、文化等业态与旅游融合发展,研学游、采摘游、观光游、康养游同步兴起,形成桐城城区和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基地联动发展的研学游,构建了唐湾雾聚茶谷民宿、聚秀庄园民宿和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连片的康养休闲旅游圈。2023年,桐缘生态农庄项目、投子山·栖旅游项目和桐城望狮岭红色教育研学社项目被列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其中桐城望狮岭红色教育研学社项目和投子山·栖旅游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安庆市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共获得840万元资金支持。
凭借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文旅资源,2023年桐城市成功入选“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并加入长三角县域历史文化名城交流协作联盟,举办2023肥西·舒城·庐江·桐城文旅资源(长三角)联合推介会,形成北接合肥都市圈、东连长三角的新格局。(朱璇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张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