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时间:2024-01-22
本网讯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以“科大硅谷”为抓手,创新“科创+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加快拆除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篱笆墙”,将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融入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以全域创新重塑城区科创新版图,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技回归都市重塑城市创新生态
“立足区域特点,我们以创新驱动发展,用‘科创+城市更新’方式解决空间固化、土地紧缺、载体不足等难题,努力探索一条全域创新的新路径。”蜀山区科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蜀山区紧抓“科大硅谷”建设契机,将科创要素融入城市更新,激活存量资源,规划建设增量空间,在中国科大本部周边和科学岛路周边规划建设“科大硅谷”蜀山园,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公共创新平台等科创要素集聚,构建孵化功能区和国际合作区,持续优化科产城融合的创新生态,重塑城区科创版图。
湖光山色之中,一条以“科学岛”命名的林荫大道串联起大科学装置区、科学岛和科创街区,形成一条城区的“山水科创走廊”。
“我们将加快校城融合发展,与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将最好的资源、最美的风景留给科创。”据该负责人介绍,蜀山区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小组,梳理高校院所的科创项目,择优进行成果转化,全面进行要素保障,推动前沿科技“沿途下蛋”。
等离子体清洗设备、钢丝绳智能在线监测平台……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学岛站内,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的很多成果在这里“生根发芽”。
“得益于科学岛上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科研成果延伸转化,公司攻克了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应用落地并规模生产。”合肥贵专电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松年介绍,借助“科大硅谷”平台,企业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生态合作伙伴,助力企业实现产品快速创新迭代。
“我们创新提出‘科创委+科创办+平台公司’管理发展模式,成立区科创集团作为蜀山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综合性投资运营平台,建立‘全球合伙人+股东+陪跑者’的自有发展模式,着力保障科创载体建设、丰富双招双引渠道、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基金丛林,拓展科技金融服务,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该负责人介绍,如今,“科大硅谷”蜀山园正通过购、租、改等方式,利用存量土地资源高标准建设“30栋30层科创载体”,全力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多层级、多类型、多主体创业孵化链条,努力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
科创与产业耦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抓住“科大硅谷”建设契机,蜀山区强化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面向未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可持续发展蓄势赋能。
对内,蜀山区深入梳理中国科大、科学岛等科创资源的优势技术方向,聚焦新工科、新医学、新环境、新智造和新健康等优势项目,加快建设载体、孵化项目、培育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开辟新赛道。据悉,2023年以来,蜀山区累计摸排高校院所可转化的科技成果397项,就地转化成立企业27家,持续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对外,蜀山区充分利用“科大硅谷”创新变量,加快双招双引,积极接洽对接“全球合伙人”和校友资源,目前已首批落地全球合伙人10家。康湃医疗、南京优存等10多个优质的隐形独角兽企业项目纷至沓来,总投资额超20亿元。通过建载体、搭平台、树机制,蜀山区畅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链式效应”促进创新主体间、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建立耦合关系,提升产业能级。
2023年上半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在蜀山区成立,这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设立的第八个新型研发机构。
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蜀山区加快“科大硅谷”蜀山园与“中国环境谷”双谷联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前沿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构建绿色发展新引擎。集聚了环境领域企业300余家、拥有30多个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科研平台、年营收突破350亿元……目前,“中国环境谷”已形成从环保技术研发到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到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聚焦科技创新“栽树”工程,蜀山区建立健全科创企业梯度培育模式,建立动态企业培育库,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104户、高新技术企业580户;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8家。
创新发展,未来可期。蜀山区将深度聚焦“科大硅谷”建设机遇,围绕实现“跨越两千亿、勇当排头兵”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全域科创”战略,不断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激发创新实践动能、优化综合营商环境,将蜀山打造成为科技生态要素集聚地、核心技术策源地和重点场景承载地。(朱琛琛 詹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