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最抚村民心

来源:作者:时间:2023-12-1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新疆兵团纪委监委一师十二团驻温宿县克孜勒镇古洛克村工作队,在严寒的冬天,抢抓时间修建防渗渠,补齐农田灌溉设施短板,为灌区骨干渠道与高标准农田“无缝衔接”奠定坚实基础,让群众农业用水无忧无虑,为农业丰产丰收,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古洛克村第4村民小组测量施工修建防渗渠  李哲清摄

12月5日,在古洛克村第4村民小组防渗渠修建现场,一条巨形的防治渠贯通核桃园,施工人员在冬季寒冷天气下坚守一线,全力奋战,抓质量、抢进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兵团纪委监委十二团驻温宿县克孜勒镇古洛克村工作队队员刘杨告诉我们:“这条巨形防治渠修全长2.8公里,总投资250万元,于11月3日开工,预计12月10日左右完工,将切实地解决了4小组村民长期存在的放水难的问题。”

图为:施工人员不畏严寒,在古洛克村第4村民小组抓紧时间修建防渗渠  李哲清摄

古洛克村第4村民小组有20户、80多名村民、1000多亩耕地,农业用水难一直困扰着村民的生产生活。“以前我们小组农业用水困难得很,无论春夏秋冬用水,都要下渠堵水,对一些年老体弱的冬天要冬灌,确实困难。这次工作队给我们修这个水渠,大伙都方便啦,在此我感谢工作队。”古洛克村第4村民小组村民魏华章说。

图为:今年5月份,古洛克村修建第3村民小组在工作队的资金帮扶下修建防渗渠  李哲清摄

古洛克村是一个989人、243户、耕地面积9000余的小村庄。该村水渠年久失修,加上杂草淤泥堵塞,农田用水灌溉需求难以保障,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针对这一问题,兵团纪委监委一师十二团驻温宿县克孜勒镇古洛克村工作队,在去年争取“五共同一促进”项目资金260余万元,在帮助村民修建3条高标准防渗渠的基础上,今年又争取250万项目资金帮助村民修建4条高标准防渗渠。近两年,工作队逐个解决村里每个村民小组的用水难。第4村民小组的防渗渠是村民最后一个的难点、痛点问题,它打通了古洛克村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地输水渠道年久失修及跑、渗、漏等突出问题,为农田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水支撑”。(李哲清)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