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11-30
结束援疆工作已有半年多时间,但通过疆浙两地一次次声音的传播,吕芳华似乎从没离开过这片土地。
吕芳华是金华市第十批第二期援疆教师,2021年9月,她来到新疆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援教工作。当时她所在的温宿三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9.9%,学生在汉语表达和阅读方面基础薄弱。为了带领少数民族学生扎实学好汉语,吕芳华决定从朗读入手,在她看来,通过朗读,能直接品味到语言的美。“疆浙同声”公众号因此孕育而生,在平台上发表新疆或浙江学生朗读的作品,通过两地共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千里之外的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让温宿三中的学生激动不已,他们把登上“疆浙同声”当作一项荣誉、一项目标,自觉利用早读课甚至课余时间练习。同时,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完美的展示,吕芳华也利用课余时间指导每一位朗读者,包括何时停顿,哪里需要重读,如何抑扬顿挫地读出情感等,再将音频精心剪辑、配乐,在“疆浙同声”上发布。
润物无声洒春晖。随着“疆浙同声”这个平台被越来越多人知晓,金华、温宿两地的学生参与朗读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大家都期待着与远方的同学展开一场场切磋与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一首首富有情感的诗文也如同春雨般滋润疆浙两地孩子的心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扎根孩子心灵深处。
今年1月,吕芳华结束援疆工作,回到永康市大司巷小学继续教授语文,但她一直牵挂着新疆的孩子,更放不下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平台,“种子已经埋下,就等开花,怎么舍得放弃”。于是,吕芳华继续保持着“疆浙同声”公众号的更新,截至目前已累计更新137期。
她将新疆学生的录制工作交托给温宿三中当地的老师,并将经验毫无保留地加以传授:“一次朗诵的录制次数建议不要过多,反复录制会打击孩子的兴趣和信心”“多表扬多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朗读的快乐,这样他们才会轻松地喜欢上朗读这件事”……
“有时会收到自己曾经带过的学生的作品,听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进步时,感到欣慰又感动。”即使现在远离新疆,但通过“疆浙同声”这个平台,吕芳华与新疆的联结一直保持着,她说:“一年半的援疆尽管结束了,但我的援疆工作不会就此停止。”(卢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