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11-30
初冬时节,天气微凉,柯坪县恰玛古采收也迎来了尾声。
日前,在柯坪县阿恰勒镇盐碱地改良种植恰玛古试验田里,来自和田地区墨玉县新疆安安心心维吾尔药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买买提明·买提努尔正在地里和农民一起热火朝天地采挖恰玛古,挖出来的恰玛古被运送至阿恰勒镇喀拉玛村(2村)清理干净,依次进行装袋、装车。
图为挖出来的恰玛古(地拉乌尔摄)
时间倒退回9个月前,这片肥沃的土地曾经还是盐碱荒地,几乎寸草不生。经过浙江兴艺农业集团6个多月的土壤改良,目前恰玛古亩产已达到当地平均产量以上,且收获的恰玛古个大饱满。
买买提明·买提努尔从2010年开始在柯坪县收购恰玛古,今年也不例外。他告诉记者:“我很早之前就关注到这片试验田里的恰玛古了,果然种出来的恰玛古很不错。”
恰玛古一直是柯坪县“六大富民康养产业”之一,而土壤板结严重、盐碱程度大、灌溉水源为高浓度盐水,成为摆在柯坪县种植业面前的三座“大山”,也困扰着恰玛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充分利用柯坪广袤的地域资源优势,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在湖州援疆指挥部的牵线搭桥下,今年浙江兴艺农业集团与柯坪县就柯坪盐碱土地改良试验达成合作协议,在阿恰勒镇选择50亩盐碱荒地作为试验田种植恰玛古。值得一提的是,这50亩地恰玛古产生的收入也将作为喀拉玛村(2村)集体收入,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非常感谢浙江兴艺农业集团利用自己研发的‘三位一体’改良技术成功种出柯坪县特色产品恰玛古并将收益全部用于我们阿恰勒镇喀拉玛村(2村)的发展,下一步我们也会积极推广盐碱地改良技术,增加耕地面积,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喀拉玛村(2村)村干部马晓雨说。
“盐碱地修复对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方针,确保‘中国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兴艺农业集团董事长宋胜年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产业化项目建设,为大面积实现各地盐碱地改良及农作物种植,迅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贡献援疆力量。”
据了解,在盐碱地治理过程中,柯坪县一方面通过平整土地、建立防护林带等传统方式,开展土壤改良和利用;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地块不同阶段的盐碱含量,增施相应有机肥以及采用其他化学改良措施,精准施策。昔日的戈壁荒滩变为今朝的绿洲良田,离不开科技进步,也离不开对口援疆政策和“村企合作”新模式。(地拉吾尔)
吴兴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