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作者:时间:2023-11-30
合肥路街道洪山坡小区老旧楼院改造项目。崔冬妮 摄
10件40项区办实事已完成33项,累计投入民生支出53亿元,占总支出比重80%;230个城市更新领域重点项目已有161个竣工启用……11月27日,记者从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北区专场获悉,今年以来,市北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实现了新发展。城镇新增就业4.26万人、新增学位5300余个,全面完成11处山头公园整治提升。
城镇新增就业4.26万
老旧小区软硬件升级
市北区分层分类完善社会救助,目前累计救助低保、特困等弱势群体13.6万人、发放资金补贴1.4亿元,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780余人次,重度困难残疾人托养服务实现全覆盖。
开展“社区微业”“乐业市北”等活动,组建1314名就业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60余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6万人,扶持创业约6000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8000个。
对300余户特需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完成59处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改造升级,助餐场所达到68家,新增助医、托养等多元服务,累计开展老年人免费查体10万余人次,基本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加快提升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幼儿园开办托班37家,成立全市首家“医育结合型”托育机构。
高质高效完成5.2万户老旧街区改造,在其中2.7万户试点“片区物管”模式,推动开放式老旧小区软硬件服务同步提升,常态化巩固改造成效。筹建政策性住房1350套,980余户居民回迁新居,新增公租房、保障房租赁补贴家庭达1万余户。
启用6所幼儿园及学校
齐鲁医院二期年内建成
市北区作为主城核心区,人口密度大,每年净流入学生稳定增长。目前,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共计92所,在校生10万人,占市内三区一半以上。为缓解入园入学压力,今年以来新开办育新小学、同德小学等6所学校及幼儿园,新增学位5300余个,启元教育集团大沙路学校、劲松三路小学等5所开工在建的学校将于2025年前陆续交付使用,有效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一长两校”、紧密型集团等成熟经验,确保新校“开办即优质”,目前初中学校全部参与集团化办学,综合教学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为推进医疗卫生扩容提质,市北区在建强区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医疗配套层面上加大投入、持续发力。完成区人民医院升级改造项目,改建住院部3100平方米,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救治能力实现质的提升。与齐鲁医院共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齐鲁医院二期将于年内建成启用,建筑面积28.38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600张,更好地满足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区妇幼保健中心将于年内完成主体建设,在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国医馆,累计提供中医药服务30万人次。
浮岛公园惊艳亮相
10条路新建、贯通
近年来市北区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释放了存量空间、提升了城区品质、推动了民生改善。
其中,历史城区累计完成18.5万平方米建筑保护修缮,建成启用全市首个集交通、公园、景观为一体的浮岛公园,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成功获评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台东步行街全面完成台东三路主街和登州路啤酒街改造,天幕城转型打造青岛文化市场,成功入围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邮轮港区启动区全面开工,世界之眼等9个在建项目高效推进,山港航运金融中心主体封顶,中港湾周边区域完成环境提升,新打造餐饮集市和海湾广场,邮轮旅游正式拔锚复航。老四方工业区统筹推进雁山科技生态城、生命健康科技智造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后海”一线风貌。
基础配套建设加力提速。按期完成山东路—鞍山路立交、重庆路快速路沿线等房屋搬迁,辽阳路快速路地道段南半幅提前两个月通车。加快推进道路建设,新建四机南路等7条道路,同德路等3条道路实现贯通。科学利用棚改征收、边角地、桥下空间等用地,新建聊城路、李村路等停车场30处、增加泊位3000余个,着力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问题。
完成河西、盐滩片区居民住宅签约拆除,实现城中村清零。持续加大违建治理力度,累计拆除各类违建40万平方米,因地制宜建成微更新项目140多个,进一步便利居民生活。全面完成11处山头公园整治提升,浮山公园、太平山公园、齐鲁康体公园一期建成开放,启动李村河张村河综合治理工程,沿胶州湾东岸岸线建成4.8公里滨海步道,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休闲健身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