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构建“交通新单元”,打造治堵新模式

来源:大众网作者:时间:2023-11-27

  今年以来,济南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统筹推进,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综合施治,三季度各项指标较年初均有所改善。

  城区快速路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下降9.7%,城区主次干道185条绿波带道路通行时间平均下降4.5%。

  加强成员单位协作

  健全机制保障措施

  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17个成员单位密切协作,研究拟定《济南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十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一2025年)》,制定空间规划引领行动等“十大行动”50项措施。

  开展热点周边研究

  创新“一圈一策”治理

  历下区万象城商圈周边通过采取设置拉链潮汐车道、布置港湾式即停即走落客车位等措施,高峰期经十路通行效率提升15%,周末及节假日经十路辅路排队长度减少25%。

  改造前

  改造后

  省妇幼保健院周边通过优化医院进出口及内部交通组织、增设智能违停驱离管控系统等措施,院外排队等候现象基本消除,路段通行效率提升20%。

  改造前

  改造后

  舜泰广场商务办公集中区周边,通过采取新建优化舜风路改造、舜泰广场南门经十路辅路开口、建设智慧停车场等措施,舜泰广场单元主要道路通行效率提高20%至30%。

  改造前

  改造后

  开展“点、线、面”治理

  推进治堵工程建设

  有序推进工业北路东延等快速路、主次干路建设,结合城市更新等工作加快路网建设;全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截至目前,在建公共停车泊位13288个。

  完成齐鲁医院南门、青年西路文化东路路口、小清河北路济泺路路口、顺河高架经四路下桥匝道等第一批拥堵点优化改造项目,通行效率平均提升10%至15%;全力推进第二批拥堵点治理项目前期工作。

  小清河北路济泺路路口改造后,高峰期南、北口左转排队长度减少约50米,左转通行效率提升约15%。

  顺河高架经四路下桥匝道改造后,高峰期匝道直行通行效率提升约15%。

  顺河高架桥经一路下桥匝道、开源路、奥体西路和腊山河西路已开工;其余项目正在全面推进。

  将主城区划分为63个交通单元格,通过实施单元格内道路建设整修、交通组织优化等措施,达到畅通微循环、疏解主次干路交通压力的目的。2023年计划实施20个单元格,10个单元格已经取得实效,剩余10个单元格正在开展优化工作,力争年内全部完成。

  优化便民线路衔接

  完善公共交通服务

  不断优化常规公交线路,截至目前,已有194条公交线路实现与轨道交通网络的衔接。实施“高铁不到站,公交不收车”和“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便民措施,加强城市公交与主要交通枢纽和地铁的精准接驳。

  今年以来,新开及优化公交线路57条、新开定制公交148条,在全省率先开通“小巷公交”11条,解决市民乘客“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开通济南至德州市区、平原县、临邑县3条城际公交线路。

  下一步,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推进路网建设、发展公共交通发展,着力开展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治理工作,系统化提升轨道交通站点交通一体化接驳效率,提升市民出行品质,确保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