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11-27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一年来,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习近平关于宣传思想文化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新成就、发生新变化,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为奋力开创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好温宿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思想引领“固本”,理论武装“走心”又“出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复盘过去、回眸来路,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基础、提升能力。
一年来,温宿县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抓好成果转化,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研讨式、聚焦式、专题式学习37场次,研讨71人次,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480余场(次)、交流研讨840余人(次),推动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上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积极探索“1+2+N”组团式宣讲模式,创新推出“理论培训+实地观摩+指导帮带+巡回宣讲”全程式宣讲培训法,全区12名优秀宣讲员赴温宿开展“声入万家·理响温宿”指导交流活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以“五学六讲七进八活动”为载体,依托县“托峰明珠宣讲团”,打造“百姓之声”“沙棘花”“轻骑兵马背宣讲”“白衣天使”等27支特色宣讲分队,构建“1+27+139”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大宣讲格局,通过“沾泥土”的“本地话”、“短时新”的“微宣讲”、“具体化”的“小切口”,组织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5.8万场(次),受益群众达21.2万余人(次),举办“新思想、新征程、新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会,形成42个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社科普及周”,广泛开展社科普及活动12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8.4万余人(次)。配合地区社科联举办自治区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暨社科普及工作观摩交流会,温宿县金华新村、克孜勒镇乌克铁热克村社科普及基地在全区推广交流。
从寒冬腊月到春暖花开,从“会场”到“现场”,我们坚持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深入到哪里。通过集中式宣讲、领导干部带头讲、典型模范引领讲、宣讲团队进驻讲、文化文艺演出讲、田间地头跟随讲等模式,各族干部群众谈报告、说变化、晒幸福,把党的创新理论从“书面语”变为“聊家常”,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实”的内容、“活”的方式、“俗”的语言“走”进群众心坎……一场场有温度的理论宣讲,保持“原味”、留存“真味”、增添“趣味”;一篇篇有深度的理论阐释,既有思想内涵,又有民生温度,更能引发共鸣;一次次精彩纷呈的互动,既为群众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也为群众的实际困难解“题”。
正面宣传“强音”,新闻舆论“有力”又“有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一年来,我们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组织“一月一主题”采访活动,积极配合自治区级以上媒体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沿着河湖看新疆”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主动邀请自治区级以上媒体记者31批次115人,累计在中央、自治区级新闻媒体、网站刊播稿件4525篇(次),全面提升温宿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新疆温宿:览天山胜景 探盐山秘境》《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五大施工部位有序推进》《温宿县:“传承中华文化 践行文化润疆” 让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孩子心田》等作品分别被人民网、央广网、学习强国、中宣部等中央级媒体采用刊发,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描绘着“八大温宿”建设的灿烂图景,记录着温宿各族群众民生改善的幸福点滴,点燃着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发展热情。
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宣传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县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县处级领导干部发挥作用,各级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动员,切实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处处都是宣传阵地”的大宣传格局。
一年来,我们顺应媒体之变,秉持“正能量”与“大流量”双向奔赴,蹄疾步稳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引导成立13个“温宿县融媒体分中心”,畅通县乡两级宣传渠道,实现从记者单纯“生产”新闻到带动全县通讯员一起“生产”新闻。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等重大主题,开设专题专栏29个,拍摄制作《千年古县 遇鉴温宿》等专题片18部,发布《来新疆温宿,赴一场盛夏的清凉之约》《新疆温宿:守护边境45年 在界碑的见证下他光荣退休了》等新媒体产品4900余(条),“千万+”作品15条,“1亿+”作品5条,一篇篇沾新闻报道、一个个精品视频、一条条精彩故事……奏响温宿大地追赶跨越最强音,温暖归宿崭新形象更加鲜活、真实、有力。
文明实践“培元”,弘扬新风“正风”又“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一年来,我们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群众素质不断提高,社会风尚越来越好,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灿烂,持续加大“五大创建”及其细胞工程创建力度,全力助推自治区文明城市复验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教育2.3万余场(次)。推荐自治区文明单位、村(镇)、校园、家庭9个,更新“红黑榜”62期。广泛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 六大习惯贵养成”专项文明行动3800余场(次),惠及群众8.2万余人(次)。
一年来,我们突出价值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倾心打造“最美温宿人”典型选树品牌,推荐选树郝庆、宋建江等34名“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先进典型,其中3人入选“新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推荐“中国好人”候选人1人,身边的榜样不断涌现,道德的力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探索打造了“时代新人说”主题活动特色品牌,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等筑基活动26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2.1万余(人),真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持续巩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托乎拉乡河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6个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配合地区高标准筹备自治区推进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现场会,“两个中心”融合发展经验得到与会人员一致认可。举办温宿县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培育孵化精品志愿服务项目10个,常态化更新“中心菜单”“活动清单”5257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600余场(次),惠及各族群众9.6万余人(次),《志愿服务跟着群众需求走》《“三个一百”,再造一项“新”工程》等13篇优秀稿件在新疆文明网、文明新疆刊稿,用“志愿红”真正守护起各族群众的“健康绿”。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从城市到乡村,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勾勒出一幅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各族群众幸福交汇、党群干群同心奋进的动人图景。如果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是一座桥梁,把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起来、互通心声,那么志愿者就是这座桥梁的守护者。
文化润疆“铸魂”,文化文艺“惠民”又“乐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
一年来,我们抓实抓实文化润疆工作,落实“九大任务”75项具体措施,优化实施“十个一批”重点工作,召开文化润疆工作务虚会、务虚会和领导小组会,联合新疆大学挂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实践基地,完成温宿故城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院,真正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目前,温宿故城项目等地区确定的9个重点项目已如期完工。
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制作发布《心手相牵爱无疆》金华温宿一家亲主题曲,持续深入打磨《疆南可采莲》《玛纳斯》,推出小型舞台剧《天山水长流》《寻梦故城》等3部精品力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开展“品味经典 全民诵读”“亲子阅读”等活动46期,打造了温宿全民阅读品牌。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首要衡量标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项“非遗”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其中,国家级项目柯尔克孜族刺绣已带动58人增收致富,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大力开展“新疆是个好地方—第十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等系列活动560余场(次)。受益群众15.4万余人(次)。送电影、送戏曲、送图书下乡近2100余场(次),参与群众12万余人。持续加大“三馆”免费开放力度,建成“图书流通点”28个,累计开展服务4.6万余人(次)……一次次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一场场热闹非凡的表演活动、一台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让各族干部群众体验到了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日子更有奔头。
文旅融合“破圈”,文化旅游“出圈”又“出彩”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助推全县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从最美人间四月天的“阿热勒桃花节”到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的“托木尔冰雪文化旅游节”,天山梦城 山水温宿吸引无数游客乐享其中,流连忘返。
一年来,我们以天山托木尔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重点,召开推进会4次、座谈会5次,开展“线上+线下”推介活动10场(次),制作拍摄宣介微视频800余部,点击量累计突破1500万人(次),帕克勒克景区等4地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中国美丽乡村旅游行(夏季)精品景点线路,天山托木尔景区成功通过国家文旅部景观质量评审,温宿成功命名第四批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举办“2023年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温宿赛段”“骄阳似火 渔乐无限 中国温宿龙泉湖垂钓大赛”“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大型活动24场(次),线上线下平均受益群众1亿余人次。结合温宿县姑墨文化、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研发柯尔克孜族刺绣“五彩吉祥符”文创产品8种,推动“非遗+旅游”迈上新台阶。创作编排天山托木尔景区开城仪式、温宿故城入城仪式、《玛纳斯》演绎等7个沉浸式体验项目,观看人数20.1万余人,1至10月,累计接待游客653.42万人(次),同比增长99.75%,实现旅游收入34.06亿元,同比增长91.79%。温宿文旅融合“金名片”不断叫响,“诗和远方”在这里渐入佳境。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温宿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聚焦聚力“七个着力”要求,开创新气象、增添新作为、引领新发展,在新时代大潮中奏响宣传强音,凝聚磅礴伟力。(史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