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土工复合材料研发关乎国家重大工程战略实施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11月18日,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第十三期智库论坛——国际土工复合材料智库论坛在泰安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共商土工复合材料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山东科技大学、泰安市科学技术协会、泰安市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山东路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德利华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会上,伊朗科技部驻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科技交流办公室主任主任Naser Golsanami(纳赛尔),法国洛林大学研究员、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伍国军,山东大学教授姚凯,美国莱斯大学访问学者娄淑梅,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副研究员杨翔,清华大学博士后、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冯竞竞等专家做了报告,深入探讨了土工复合材料领域前沿的科技进展和发展动态,为做强做大复合材料产业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
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领域。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混凝土的破坏大多与水有关,所以提高抗渗性对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副研究员杨翔说。会上,杨翔分享了细聚丙烯纤维长度和含量对钢纤维混凝土高温后渗透系数的影响研究,研究成果的应用让混凝土性能得到提升。
喷射混凝土是隧道施工过程开挖初期支护的关键部分,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隧道支护质量及施工的安全。“目前,干喷法在煤矿井巷等施工中占绝对地位,但工作面粉尘量大、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法国洛林大学访问学者、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院研究员伍国军介绍道。近年来,潮喷法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存在泵送距离短、喷射速度慢等瓶颈。对此,伍国军及其团队开发了喷射混凝土专用增粘剂,有效改善了喷射混凝土的黏稠度,减少了混凝土喷射过程中的回弹损失和工作空间中的粉尘量。同时,大大减少锚喷工作面环境污染,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论坛期间,肥城市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链长李冰对土工合成材料(产业)和项目进行推介。此外,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学院与泰安市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商(协)会签署订战略合作协议,还举行了泰安市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据了解,泰安市委、市政府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规划了13条重点产业链。其中,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作为1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涉及玻璃纤维、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土工合成材料、先进纺织材料等五大领域,有泰山玻纤、路德新材料等规模以上企业80余家。今年前三季度,该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为泰安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持续关注泰安、关注土工复合材料产业发展,以科技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慎庆说。